抱团出海,敢饮头啖汤的广东预制菜如何再立潮头?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4-01-24 12:31

 

图片

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餐桌,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消费者对美食的多元需求,也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2023年,预制菜这一新业态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逐步成为全国预制菜产业高地,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2024年春节将至,策源于广东的“年菜经济”更是在全国遍地开花,各地纷纷遴选特色美食,推出“一市一桌菜”,使得“年菜”从概念变成商品,走向大江南北,迈向海外市场。

20家粤企入选百强榜单

广东率先布局预制菜产业

2023年,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其中要求“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早在2022年,广东便从省级层面给予支持,在全国率先出台预制菜扶持措施。2022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这是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同年6月,广东首次将预制菜产业园纳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评出首批11个预制菜产业园。2023年11月,《广东省进一步提振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印发,进一步强化建立健全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广东各地也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本地预制菜企业做大做强。2022年7月,由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广东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粤民投)共同发起,成立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投资基金。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16个地级市以及6县(区)出台预制菜专门政策。

根据企查查数据,截至2023年6月,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2万家,其中广东预制菜相关企业为0.49万家。在“2023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中,广东占20席,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预制菜,为中华料理走向世界餐桌提供了更大可能。2023年上半年广东口岸出口预制菜160.5亿元,增长10.3%。2023年3月,广东探索成立广东预制菜出海产业联盟,推动更多本地预制菜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图片

优品南沙的盆菜产品。

2023年,广东探索推出“年菜”经济,实现“餐饮新供给”与“节庆新需求”的融合,预制菜产业再迎创新增长点。2023年12月25日,“中华年菜节”系列活动遴选出26款金牌“年菜”,广东企业携王牌产品占有18席。

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是第一个将“年菜”打上出海产品包装的企业。该公司食品事业部国际贸易中心副总监黄洪浪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公司将鱼、虾、饺子融合跨地域风味创新年菜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海外客户的青睐,于2024年1月中旬将产品发往马来西亚等地。

作为预制菜行业首个公共品牌,年菜以年节集中营销提升预制菜的经济文化价值,“年菜元年”的积极效应持续释放。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攻坚

广州南沙打造预制菜产业高地

在广州市唯一的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南沙预制菜产业园,多家预制菜企业正在生产我国八大菜系产品。鲜嫩爽滑的酸菜鱼、麻辣鲜香的水煮肉……只需要几分钟,“厨房小白”也能做出酒楼风味。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南沙预制菜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022年,南沙预制菜总产值达到近20亿元。2023年,南沙定下预制菜目标产值:力争达到25亿元。

电商平台上一度脱销的“南沙酸汤鱼”,是南沙预制菜“出圈”的代表产品。携手贵州秘制酸汤,南沙鱼搭乘东西部消费协作与预制菜产业融合的新风口,升维出圈。

从南沙的塘头游向百姓的餐桌,离不开育苗、养殖装备、饲料、仓储物流、交易等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保障:“酸汤鱼”预制菜取材自珠江入海口咸淡水交汇处的天然优质养殖区;大型企业和科研团队的扎堆入驻,提升了南沙渔业养殖的科技力。由广州市正安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南沙明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导起草的《预制菜 酸汤鱼生产工艺规范》团体标准获批发布,规范了预制菜酸汤鱼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

800x534_65b07b100aa9a.jpg


800x534_65b07b0e1a5fa.png

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协会成立。

酸汤鱼的成功是南沙预制菜产业布局逐渐完整的缩影。2023年3月,南沙提出构建“一带两核三心”预制菜产业园,出台预制菜产业园实施主体16条扶持措施,涉及多项补贴政策,单个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推动预制菜产业进一步发展。

政策加持下,预制菜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加快在南沙聚集。现已汇聚真功夫、九毛九、恒兴、绿城餐饮、尚好菜、包道、中大餐饮等18家预制菜企业。

2023年6月,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协会成立,南沙现代农业集团、正安食品、诚一集团、南沙渔业产业园等30多家预制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团加入,标志着南沙预制菜产业发展将实现从“各自发展、分散突破”向“抱团发展、集群攻坚”转变,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

记者从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未来广州还将指导南沙区完善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资金使用方案,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创新预制菜数字化发展工作方案》,发挥全球溯源体系优势,以数字赋能产业,打通预制菜产业链企业和监管部门数据壁垒。

预制菜企业“抱团出海”

让世界体验“舌尖上的中国”

乘着预制菜“大航海”的东风,烤鸭、包子、鱼丸这些美味最快28天就能从中国出海到达大洋彼岸。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地都能更快更便捷地品尝到“舌尖上的中国”。

在南沙构建的“一带两核三心”预制菜产业空间功能布局中,总投资5.07亿元的雪印集团大湾区预制菜(南沙)出口基地及展销中心是打造全球预制菜产业贸易投资中心的载体。计划到2025年,实现预制菜出口及原料进口交易额突破百亿元。

依托南沙预制菜产业园和大湾区预制菜(南沙)出口基地,半年来,广州南沙雪印预制菜进出口公司已获得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2个国家超过10亿美元的预制菜意向订单,订单量超1亿美元。

去年6月,该公司推动第一柜扬州包子预制菜顺利抵达美国完成通关,获得美国FDA发行放行通知。从中国装柜报关至FDA仅花费28天,这背后离不开南沙在冷链、仓储、通关上的叠加优势支持。

“把握区位优势,南沙正占据预制菜进出口贸易区‘制高点’。”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钟惠彪表示,出口方面,在企业属地完成查检后,能实现口岸的快速放行;进口方面,为企业提供“船边直提”“附条件提离”等便捷通关措施,为预制菜原料进出口提供重要保障。

对于南沙而言,要推动预制菜产业做大做强,势必要扩宽广阔的产业市场。“我们将围绕‘港澳、海外’两个市场,打造预制菜进出口贸易区,拓宽预制菜进出口贸易的深度和广度。”钟惠彪表示。

国内的预制菜生产企业要抱团出海,海外的预制菜采购企业也要集群作战。2023年6月,由海外12个国家38家买家企业联合发起的全球预制菜采购联盟正式启动,旨在打通预制菜企业采购堵点,推动更多预制菜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不久前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的南沙区,既沉淀了千年商都的古韵,又站在湾区之心的新时代浪潮之巅,现代农业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机遇。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统筹:周昌和 李陵玻 冯芸清

执行统筹:吴璇 莫郅骅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陈卓睿 见习记者 吴文伟 

新媒体设计:黄琼红 陆文娟

编辑:王美苏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预”见新粤味 | 预制菜系列观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