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2024年度“我给珠海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正式启动,各界人士围绕助力珠海高质量发展、破解民生难题踊跃建言献策。即日起,南都将陆续选登部分内容。
在停运3年后,围绕珠海有轨电车何去何从的讨论却并未平息,近期伴随部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这一话题再度升温。连日来,热心市民叶先生和张益茂不约而同地向南都“我给两会捎句话”栏目提出建议——盘活用好现有资源,将珠海有轨电车线路打造成含轨道交通博物馆、轨道餐厅、轨道夜市的文旅项目。
公开报道显示,珠海有轨电车首期工程全长8.9公里,设12个站点,于2013年动工,历时4年建设,2017年正式开通,但在运营3年多后便因种种原因停运,现处于待处置状态。最近一条有关有轨电车的官方信息停留在2021年11月19日,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当天发布《珠海市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项目处置重大行政决策(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汇总表》显示,通过珠海市门户网站或邮箱共收到关于珠海市现代有轨电车线首期项目处置重大行政决策149条有效建议。其中,关于拆除的建议有102条,占比68.5%;保留的有43条,占比28.9%;其他意见4条,占比2.6%。
“珠海有轨电车投入巨大,完全拆除太过可惜,如果有可能将其打造成文旅项目,会让珠海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有更多的吸引力”, 长期从事文化工作的叶先生表示,珠海跟轨道很有渊源,修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唐廷枢是珠海人,他还是负责修建珠海有轨电车的中车集团的奠基人,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也与珠海很有渊源,是珠海人容闳带出去的百名留学幼童之一,珠海人梁如浩还是最早的铁道学校唐山路矿学堂创办人。
他建议,可以利用有轨电车现有资源,打造几条展览长廊进行轨道交通的科普、爱国主题教育和科学家精神的宣传,还可以打造些小型的学术厅、咖啡馆等,并增设娱乐项目,轨道两边可用玻璃屏隔,游客可进入参访、体验、游玩、学知识。
无独有偶,热心市民张益茂也持类似的看法。他表示,有轨电车位于珠海主干道,有一定的知名度、曝光度,将其打造为文旅项目有望带来经济效益,并进一步建议可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将有轨电车打造成移动式的列车游玩体验新业态,比如参考已有的火车餐厅、移动咖啡馆等,设置列车餐厅、文创商店等场景吸引游客来打卡消费,还可以在途中比较宽阔的站点或线路末端设置“移动夜市”“有轨夜市”,增加体验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珠海有轨电车地处城市主干道中央,早晚高峰期车流量大,若打造成文旅景点,如何保障游客安全以及由此产生的交通问题?叶先生表示,有关部门可就此展开调研,必须充分考虑专业人士的意见和认证,消除安全隐患,平衡市民出行和经济效益。张益茂则认为,要将有轨电车开发成旅游项目,确实还面临诸如安全、交通等因素,建议政府从多方面综合考量,在降低风险、降低损失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采写:南都记者杨亮 实习生宋玉婷 田书凝
(珠海市两会即将召开,为进一步推动特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凝聚人民智慧,南都2024年度“我给珠海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启动,即日起可通过在本文评论区留言、拨打南都珠海报料热线0756-8885885,或发送邮件27808436@qq.com等方式,说出您对珠海发展的建议、期待,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南都记者来跟进。)
编辑:杨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4·南都珠海两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