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江新城,在刚过去的2023年成交量大增,2023年二手住宅网签1401宗,较2022年(1056宗)增加32.7%。
与此同时,据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监测,2023年,广州市二手住宅市场成交宗数为109000宗(自助网签+中介促成网签),同比2022年同期(82739宗)涨31.7%,为时隔一年(2022年)之后,二手住宅年度成交量重回10万宗水平。
从全年成交看,2023年上下半年成交量基本持平,半年成交量稳定在约5.4万宗,总体成交走势与2019年相当。
值得关注的是,从广州住建局数据可见,2023年广州二手住宅交易登记86947套,亦比2022年(66889套)增长30%。
2023年,广州楼市政策密集出台,政策红利效应显著,提振买家的楼市预期,观望情绪放缓。但不少购房者对新房市场信心不足,从而转移至二手市场。同时,不少业主利用政策利好加持及增值税免征年限缩短的节点,加快出售手上物业,市面上“满2”房源供应剧增,广州二手整体挂牌量已突破14万套,供过于求现象明显。
整体而言,目前楼市以买方市场为主,买方“话事权”大。业主报价信心不足,月度报价指数基本维持20%-26%区间低位调整,挂牌盘源中超七成房源下调报价,议价空间集中在3%-5%区间,部分急售业主让利幅度超10%。
综合广州中原领先价格指数走势看,从2023年年初二手房价短暂上调后,年中房价进入加速下行通道,到2023年12月中原领先价格跌至43521元/平方米,同比降11.3%。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认为,目前二手楼价尚未“到底”,价格将持续周期性下行,“按照2023年三四季度的走势预判,价格止跌回升可能需至2024年中旬”。
外围区报价下调幅度达5.2%
受2023年“920新政”利好,增值税免征年限缩短等利好刺激,2023年业主放盘量剧增,市场涌现不少“满二不满五”的次新房源,到2023年11月广州二手挂牌量已冲破14万宗,市场“供过于求”关系明显。
目前,广州二手住宅市场依然以买方市场为主,在客少且“非理性砍价”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业主整体信心不足,业主报价指数维持20%-26%区间低位调整,多个盘源降价幅度超5%。据业主报价指数走势显示,12月报价指数已下跌至21.1%,较年初净减18.6%。业主为加快盘源出售,只能选择以价换成交,全年盘源平均报价跌幅走势持续下滑,12月变动幅度更是插水下滑至2.26%。
监测显示,花都、南沙、增城等外围区域报价下调幅度最大,基本处于5.2%以上。而中心五区报价变动幅度相对较小,下调幅度基本集中在2.9%-3.2%的区间波动。
2023年,“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利率等组合拳利好出台刺激的作用下,不少受过去政策“误伤”的置换改善需求逐步释出,市场改善房源交投活跃度明显升温。监测显示,3房房源成交占比达48.3%,同比净增1.9%,4房及以上房源成交占比达14.5%,同比净增0.9%;120平方米以上房源成交占比为23.4%,同比净增2.2%。
值得关注的是,建面144平方米以上的成交逐年上升,已占比12.3%。
在“限购缩圈”利好刺激下,2023年番禺、黄埔二手成交回暖迅速,成交涨幅领先,比2022年分别上涨35.1%、54.0%;另外,在增值税“5改2”利好下,广钢板块次新房陆续进入存量房市场后,荔湾成交活跃度明显回升,共成交8607宗,同比大涨39.9%。
另外,中心区天河、越秀、白云、海珠四区成交涨幅基本相当,各区分别成交12206宗、10235宗、14104宗、10698宗,同比上涨25.8%、28.2%、26.6%、27.9%。
今年楼市“谨慎乐观”,或延续弱复苏走势
在2023年,广州楼市回暖由珠江新城先起,多个千万豪宅盘源成交活跃,2023年二手住宅网签1401宗,较2022年(1056宗)增加32.7%,月均成交量超百宗水平。和往年几乎一样,2023年天河区二手网签均价为56408元/平方米,为全市二手均价最贵的区域。
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认为,虽然2023年利好楼市的积极因素增多,但整体经济环境复苏尚需时间,加上容积率新规后的产品对二手楼市有较大冲击。因此,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对后市维持“谨慎乐观”的研判态度,预计2024年二手成交延续弱复苏走势,月均成交量或维持9200-9500宗区间波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永芬
编辑: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