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扶危救急 便捷为民”--广州市道路交通事故伤者救治救助联动工作暨“粤救助”上线启动会在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召开。南都记者从启动会现场获悉,市民万一发生交通事故受伤需要住院救治的,且符合救助基金垫付条件,伤者或其家属可以通过“粤救助”平台申请救助基金垫付。
“粤救助”上线启动。
去年垫付超1.3亿元
据悉,2023年3月1日起,广东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 由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受托运营管理。在广东省财政厅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指导下,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首创“专业化、标准化、线上化”运营管理机制,依托“粤救助”基金云服务平台,实现申请、受理、审核、结算全流程线上一站式处理,提升广大群众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申请使用的知晓度,便捷“快受理、快抢救、快垫付”绿色通道。
截至2023年底,救助基金累计为广东省超过3000个道路交通事故受害家庭垫付超过1.3亿元。广州市在全省救助基金使用量一直位居前列,一年来,垫付交通事故重症伤员72人,垫付金额超1600万余元,抢救成功率达78%,全市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47%,有效减轻了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害。
据了解,市民万一发生交通事故受伤需要住院救治的,符合救助基金垫付条件的三种情形之一,伤者或其家属可以通过平安好车主App“粤救助”平台或前往就近的基金受理网点申请救助基金垫付。符合条件情形包括: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
对交警或医院通报的重症伤员,救助基金管理机构5分钟内响应受理,并引导医院、受害人家属3日内后补申请资料,同时,明确抢救费7日内不限金额,2日内支付到医院,解决了交通事故受伤困难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全市共54家定点救治医院
目前,广州交警与卫健、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等部门,确定市区两级交通事故伤者定点救治医院54家,建立交通事故救援救助工作联络机制,完善救治“绿色通道”。
广州交警采用视频接力、绿波带放行、警用摩托车开道、远端分流疏导等方式,保障救援力量以最快速度赶往事故现场抢救伤员并送医治疗;与消防部门搭建重要敏感警情联动机制,协调打通120救治车辆应急交通保障,全力提升“119、120、110”链条式应急联动处置工作。
广州交警积极协调各区卫健部门、120网络急救医院、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托交通事故救援救治网络,结合伤者伤情及医疗资源分布等情况,针对性匹配医疗条件好、创伤急救能力强的医疗机构,凸显专业化、差异化救治,最大限度上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害。
同时与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开展“粤救助”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专项培训,与重点医院创伤科室一对一座谈,简化救助基金申请操作和流程,开通医院申请救助基金通道,推动“粤救助”平台全流程线上一站式办理,畅通“扶危救急,便捷为民”的生命绿色通道。
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通讯员 交宣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平安回家!聚焦2024广东春运
广东交警的奋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