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即将谢幕,安宁疗护成为摆在生命与尊严面前的重要选择。然而,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应该接受安宁疗护的病人中,仅5%的病人舒适、平静、有尊严地走完最后旅程。
1月25日下午,广州市医学会缓和医学分会正式成立,并举办安宁疗护新进展学习班。广州市医学会缓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下称“市一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兼血液肿瘤科主任朱志刚表示,95%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接受安宁疗护。“原因主要是大部分人不了解安宁疗护,不接受安宁疗护的理念,或者找不到可以接收自己的机构。”
据介绍,安宁照护主要针对罹患绝症、预期寿命不到6个月的患者,不以治愈为目的,而在于保留患者尊严,提升其生活质量,主要针对症状控制 、舒适照护、营养护理、心理疏导四大方面为病人进行服务。
“我国普通老百姓甚至一部分医务工作者对安宁疗护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以为等同于安乐死,不给予希望,彻底放弃治疗。”朱志刚澄清说,安宁疗护强调维护生命,视濒死为正常过程,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控制疼痛等症状及处理心理精神问题,提供支持系统以帮助家属处理丧事并进行抚慰。他强调,安宁疗护的本质就是让病人心平气和、有尊严地离去,尊重病人的选择。
自2017年至今,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启动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2023年7月,广州成为第三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市。同年9月,在广州市卫健委医政处和家庭发展与老龄健康处的领导下,广州成立安宁疗护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朱志刚所在的市一院血液肿瘤科共有44张床位,其中有12张为安宁疗护病床,但这个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安宁疗护患者的需求。因此,安宁疗护服务的主要力量还是要放在社区服务中心。
截至目前,广州在11个区设立了13个安宁疗护服务试点单位,今后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为临终患者提供身、心、社、灵的全方位照护。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杨润华 魏星
编辑: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