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花城际新进展:首条盾构隧道贯通!未来与地铁18号线牵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4-01-26 21:32

南都讯 近日,随着直径8.8米的“铁兵广花18号”盾构机刀盘破墙而出,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铁路项目(以下简称广花城际)方应明挖段(方石至应湖线路所区间明挖段)至应湖线路所盾构区间左线隧道正式贯通,成为广花城际首条贯通的盾构隧道。

图片

广花城际铁路项目首条盾构隧道施工现场。

图片

广花城际铁路项目首条盾构隧道施工现场。

据了解,此次贯通的隧道位于白云区人和镇,左线全长约620米,隧顶埋深10.3至13.95米。区间处于岩溶强发育区,溶土洞见洞率达45.97%,砾砂层、石灰岩、上软下硬等不良地层分布广泛,地下水丰富。盾构隧道还需陆续下穿鱼塘、排水渠等高风险地段,地质及环境复杂,盾构施工技术难度大、风险高。

优化盾构机选型配置

为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广州地铁联合中铁建华南建设广花城际总承包部、中铁十八局的建设者们,多次组织召开专家咨询论证会,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并根据地层特点,对盾构机选型进行针对性优化,配置了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超前注浆系统,及时对掌子面前方的溶洞进行检测处理;选用复合式冷冻刀盘,配置同步双液注浆系统、同步二次注浆系统和厚浆注入系统,有效避免盾构机掘进时产生的沉降问题。施工过程中,还采用提前设置试验段的方法,逐个分析盾构施工的各个关键环节和掘进参数,并实时调整与优化,为后续盾构安全、顺利下穿建筑物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持。

“对症下药”攻克地质难题

区间不良地层分布广泛,地下水丰富,建设者采用跨孔CT法提前探明区间地质情况,利用钻注一体机对富水砂层和上软下硬地层进行超前注浆加固,有效避免了掘进过程中的地面沉降风险。此外,还配置了“在线式”膨润土供给系统,井口膨润土池泵不间断向盾构机输送膨润土,解决了全断面砂层掘进过程中涌水涌砂、砂层包裹盾体和刀盘的风险。

与以往普通盾构接收不同,“铁兵广花18号”盾构机采用钢套筒接收,即在盾构接收井设置直径比盾构机略大、长度比盾构机盾体略长的圆筒状密闭钢结构,钢套筒开口端与洞门预埋钢环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密闭的容器。钢套筒接收为盾构带压接收,具有维持盾构机出洞的地层压力、防止涌水涌砂的作用,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

据悉,本次“铁兵广花18号”盾构机在完成本次盾构施工后,将在方应明挖段至应湖线路所盾构区间右线重新组装调试,并再次始发掘进。

广花城际线路起于广州东站,止于花都花城街站,新建7座车站,线路长39.6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截至目前,广花城际土建工程累计完成 22%。7座车站均进行土建施工;7个区间中,5个区间进行土建施工,其余进行前期准备;共 6台盾构机正在掘进。空港车辆段进行土建施工。

广花城际(广州东—花都天贵)线路起于十八号线的广州东站,向北途经京溪路、白云东平、白云城市中心,连接方石、凤凰南路、马鞍山公园,止于花都花城街站,新建7座车站,线路长39.6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线路建成通车后将与地铁十八号线贯通运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南北向轨道交通大动脉,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助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以更高质量构建“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广州都市圈城际网络。

(注:以上车站名称仅为工程暂定名称,标准站名应以市政府批准公布为准。)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钟丽婷 实习生 杨卓尔 通讯员 林佳 郭晓春

通讯员供图

编辑:钟丽婷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