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书联璧合——清代楹联展
展期:1月23日-3月22日
地点:正空间 广东财经大学文化艺术中心(广东财经大学北门内北四与北三之间连廊)
对联源于古代民俗“桃符”。相传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鬱垒”神,能驱百鬼。民间于农历正月初一日,以桃木板画二神于其上,悬于门户,用以驱鬼压邪,谓之“桃符”。隋唐时只写二神名字于桃木上,便是对联的雏形。至五代后蜀,始在桃木板上写吉庆之语。据宋人张唐英《蜀梼杌》载:后蜀主孟昶于除夕“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以其词不工,昶命笔自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人认为此是最早之对联,以对联为春节时用,故称“春联”。宋代诗人王安石有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诗即是描写春节贴春联的喜庆气氛。宋人将对联的用途推广,有将对联镌刻于建筑物楹柱者,以作长久性的装饰,因而有“楹联”之称。真正写在纸绢之上以借厅堂悬挂的对联,至明清方始流行。现今仍可见到明末清初的陈老莲、王铎、傅山、八大山人、朱彝尊、姜宸英等大家的对联墨跡。直到清代,特别是康熙、乾隆二朝,由于皇帝的喜爱,众多文人学士竞相仿效将创作对联作为风雅乐事,涌现了不少名家之作。清代中晚期,是对联这一书法形式最为兴盛且成就最高的时期。特别是道光至光绪年间,金石之风勃兴,加上大量带有文字的文物纷纷出土,各种书体争奇竞秀,使对联的形制更为丰富。清代还有专门搜集对联的集子,如梁章钜梁恭辰父子的《楹联丛话》等,对此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次展览书者自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沈起元始,至清末民初袁克文止,时间跨度二百余年,正是楹联发展史上最鼎盛的阶段,联语精辟清雅,书法各体兼备,除有清一代大名家之作外,也不乏“冷门”的广东名头书迹,故而此展既是一部清代的对联书法史,也可从中管窥岭南书法对联在文化广东的华美一角。
万壑争流——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画派艺术展(第二期)
展期:1月27日起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一层&二层1号厅中国历代书画馆
中国古代的画派大略有两种,一种是艺术传派,另一种是地域流派。所谓艺术传派,是因师承传授和风格影响而成的画派,开派者创造性的画风,引起了无数追随者的学习,主宰了这一派的风格。例如湖州竹派、浙派等。所谓地域流派,是因思想、风格和创作条件相近而形成的区域艺术圈。流派中往往不止一名代表人物,若干代表画家的风格既有一致性,又各擅胜场。例如吴门画派、新安画派、海上画派等。中国绘画艺术发展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地域性画派的兴起和昌盛,这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地域经济文化建设的自觉不无关系。因而,从画派形成与兴衰的角度考察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从侧面了解地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和交融性。画派的兴衰还往往伴随着技法的创新、审美风尚的变迁和新思想的萌动,是考察中国美术流变的主要角度。我院收藏的古代画派作品较成系列的有湖州竹派、浙派、吴门画派、松江画派、娄东画派、虞山画派、常州画派、新安画派(含黄山画派)、金陵画派、扬州画派、丹徒画派、海上画派等。这些画派虽多为地域画派,但影响并不限于一隅,各地从学者众多。本次展览,我们还会特别关注这些画派对岭南画家的深刻影响,由此勾勒出岭南美术的发展脉络。
苏东坡诞辰特展
展期:1月29日-2月5日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路123号东山湖公园中半岛1号
农历十二月十九日(公历1月29日星期一),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在中国历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文坛巨匠,由菊坡美术馆主办,精诚所至拍卖协办的苏东坡诞辰特展于当天开幕,展出明代李宗谟绘《苏东坡懿行图》手卷等珍贵文物精品。
正佳科学馆 正佳天文馆 航天艺术探索之旅
展期:2月3日起
地点:正佳广场6楼北庭
专业航天艺术团队历时2年联合打造“正佳科学馆 正佳天文馆-航天艺术探索之旅”将于2月3日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超大型展览、360°全方位互动体验、24个沉浸式展厅,让您置身宇宙的广袤无垠中。
——深圳——
藏珍——中国版画博物馆馆藏现当代版画大师作品展
展期:1月28日-3月11日
地点:中国版画博物馆
本次展览展出的系列藏品呈现了不同风格、不同观念的交锋与碰撞,呈现了现实主义之后艺术运动的印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前卫艺术及其派生:表现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新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艺术……贯穿其中的主线是表现主义极具感染力的风格,其主要审美目标是情感的冲击与表达——这种强大的表现力来自扭曲的形态,有力的色彩和线条,与之相对应的是新技术时代的波普艺术作品,以及日本艺术家融合现代现实主义与抽象艺术的作品。
——东莞——
瓷变—明末清初青花瓷精品展
展期:2023年12月8日- 2024年4月20日
地点: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崇焕东路38号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135件套“转变期”瓷器,不仅向大众展示“转变期”瓷器独特的艺术风格、器物造型及创新的制瓷技术,更透过瓷器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折射出明末清初社会、经济、思想、人文的巨大变革,展现民窑瓷器作为商品经济产物背后的深层社会意义。
蔡志忠国学漫画原稿展
时间:2023年12月21日—2024年3月31日
地点:百年国漫陈列馆
该展主要展出蔡志忠2011年所画的珍贵手稿20余幅,作品以国学为题材,涵盖了《论语》《道德经》《庄子》等经典国学著作,既富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又以现代的视角重新解读国学经典,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东莞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一方山水一方人——莞邑名贤文化展
展期:1月25日- 4月25日
地点:东莞展览馆
本次展览是东莞首个呈现莞邑名贤的群像展,100位代表性莞邑名贤,23家文博单位联动,389件展品,打开一扇读懂“何以东莞”的全新窗口。首次全面梳理秦汉以来的东莞历史文脉,展示东莞人文兴起的背景、原因及特点,阐释“一方山水育一方人才”的主题思想。展览筹备阶段,东莞展览馆策展团队历时数月,查阅了200余种资料,全面梳理历史文献中的莞籍人物,从3500余名有文献记载的莞邑人物中选出100名在国内外、岭南地区有重大影响力或对东莞产生深远影响的名人进行深入研究,形成6万字的展览大纲。聚焦“一方山水育一方人才”,以莞邑文化聚集地黄旗山架构纵向历史主线,以东江架构横向人文主线,全方位、系统性梳理东莞历史文化底蕴,解析莞邑名贤产生的土壤,阐释东莞“忠义”“重教”“勤学”“精研”“开拓”“务实”“敢为人先”等人文精神和城市特性,揭开“何以东莞”的人文答案。展厅采用多媒体、互动触摸屏、开放式场景等形式,紧密结合展览内容及主题,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延伸展览内涵,增强展览的节奏感,营造沉浸式观展氛围。整体以贴近东莞的山、水、人、诗、画为贯穿展览的核心元素,以浅米色为主色调,搭配米黄、青绿、海蓝,点缀岭南建筑元素,营造出柔和、清雅、恬淡的展览氛围,别具文化韵味。
——佛山——
腹有诗书气自华 ——惠州市博物馆藏苏东坡文献史料特展【南海站】
展期:1月26日-3月24日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临时展厅
你眼中的苏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林语堂曾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余光中曾说,我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跟这个杜甫在一起呢,恐怕太严肃;可是苏东坡就很好,他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与苏东坡相遇。”积极用世时,他是“奋厉有当世志”,是“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忧愤交织时,既有“帕首腰刀”“会挽雕弓如满月”的抱负,又有“人生如梦”“寂寞山城人老也”的怅然。但更多时候,他心随境转、超然旷达,既可“此心安处是吾乡”,又能在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可在儋州“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苏东坡,虽璀璨而遥远,但绝非可望而不可即。
——香港——
YA! Young Art:《猜情寻》
时间: 1月18日-2月28日
地点:香港中环云咸街40号 云咸商业中心26楼
展览呈献了五位香港与澳门艺术家极具活力的艺术创作,邀请观众展开一场自我发现之旅,探索人类深度情感与对个人实现的不懈追寻。
谱写传奇:《花花公子》休·海夫纳x 玛丽莲·梦露
展期:1月27日-2月1日
地点:艺穗会
展品直接来自花花公子企业总部(Playboy Headquarters)及大宅(Playboy Mansion),涵盖传奇杂志创始人从早年生活到《花花公子》黄金时代收藏,以及玛丽莲·梦露绚烂一生私人物品,包括电影戏服、照片、手稿等,让我们得以一窥这两位传奇人物的生活和时代。
——阳江——
缘结翰墨 情系桑梓——陈春华迎春书画作品展
展期:1月26日-2月24日
地点:阳江市阳西县大会堂展览厅
陈春华是阳西籍知名书画家。自2016年以来,他应邀分别在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美术馆、阳江市美术馆和湛江市博物馆等多处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这回是他在家乡举办个展。这次展出书画作品共63幅,其中国画作品50幅,书法作品13幅,在这些国画作品中,有多幅描绘阳西风貌,如《山村人家》《望夫山下有人家》《竹林深处有人家》《大垌山下人家》《红林鹭影》《红林晨曦》《家园》等,表达了他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怀。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陈俞彤
编辑:周佩文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一周观展指南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