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南都记者从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局获悉,近日,白云区教育局举行全区教育集团总校长聘任仪式,为新成立的教育集团聘任总校长,对原有教育集团总校长进行调整和续聘。在2023年末新建2个教育集团的基础上,白云区进行第二轮教育集团调整,新增7个教育集团和13个教育联盟,确定了“1913”集团化办学布局体系(19个教育集团、13个教育联盟),共覆盖166所学校(幼儿园)(含3所待开办学校),其中义务教育学校公办137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覆盖率达到88.96%。
两轮集团化办学扩容
打造“1913”集团化办学布局体系
据介绍,白云区按照全区布局、以强带弱、辐射带动的原则,以示范性高中、优质名校、高校、小学、幼儿园五类品牌为核心校(园),横向或纵向纳入区内若干中小学幼儿园,以“1+N”的模式组建了19个相对紧密型学校共同体——教育集团。教育集团通过制定“2规划+1计划+N方案”(短期发展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改革提升实施方案等)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发展路径,推进集团文化与教育教学理念渗透到集团学校的日常管理、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教师发展、校园环境和学生培养中。
6个示范性高中教育集团:广州培英教育集团、广州市六十五中教育集团、广州大同教育集团、广州市白云中学教育集团、广州空港实验教育集团、广外实验中学教育集团。该类教育集团以示范性高中为核心校,成员校以高中、初中为主,纳入部分小学、幼儿园。充分发挥区内示范性高中的品牌辐射作用,探索学段间贯通培养,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4个名校教育集团:广州白云广附教育集团、广州白云六中教育集团、广州云雅教育集团、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实验教育集团。该类教育集团以优质名校为核心校,成员校以初中、小学为主,纳入部分幼儿园。加强与省市名校教育合作对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潜力”学校共同发展。
2个高校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教育集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实验教育集团。该类教育集团由高校托管,成员校有多学段一贯的特点,旨在推进高校资源品牌、管理师资等优势辐射到基础教育。
6个小学教育集团:三元里小学教育集团、广园小学教育集团、景泰小学教育集团、京溪小学教育集团、华师附中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金沙第二小学教育集团,该类教育集团以原省一级学校等小学名校为核心校,成员校均为小学。
1个幼儿园教育集团:广州民航幼儿园教育集团,该类教育集团以优质幼儿园为核心园,纳入若干幼儿园为成员园。
据了解,目前白云区已经有培英、65中、大同、二师实验等4个教育集团纳入广东省优质教育集团培育对象。
此外,白云区教育联盟按照相对就近、强弱结合、抱团发展的原则,白云区以优质小学为牵头校,横向纳入区内若干小学,以“1+N”的模式组建同学段、同学区、相对松散型学校共同体。教育联盟以教科研为核心,灵活推进联盟研教协同,牵头校和成员校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编制联盟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统筹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赋予教育集团自主权、统筹权和先行先试权
强化教育集团资源共享和师资队伍建设
据悉,2017年首推集团化办学以来,白云区各教育集团探索党委领导的总校长负责制,在资源共享、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逐步赋予教育集团自主权、统筹权、先行先试权等三大权力。
白云区大力促进场地、设施、师资、课程、科研等要素在教育集团内科学调度。目前已经建立了集团内成员学校的教研联动、课程联建、教学联袂、文化联构、教师联培、活动联合、资源联享“七联”机制。实施“健康工程”“阅读工程”“数学工程”三大工程等特色项目。完善以学段为单元、学科为单位的相互融通的集团教研管理模式。以广州培英教育集团为例,该教育集团以集团学校优势学科为核心,分学段建立集团内教科研共同体,完善学科教研制度,切实加强学科的专业建设。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教育集团在课程方面,着力构建了幼小、小初、初高的衔接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开展“学研行评”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白云区制定并实施《教师招聘三年计划》,以教育集团核心校名义开展招聘工作,赴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大规模招聘优秀教师,2023年共招聘教师640余名。发挥集团强校品牌效应,近几年吸纳博士教师共21名,促进区教师科研队伍进一步精细化、专业化。实施“三年四阶段基地学校培养模式”,筛选集团内优质学校为新教师发展孵化基地。
除了集团化办学外,白云区通过委托帮扶、校区联盟、姊妹学校、教育共同体、合作共建、指导办学等方式,激发相对薄弱学校办学活力,丰富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和层次。如组织开展公民办合作共建工作,成立8对公民办合作共建学校,加强教科研、师资培训、学生交流等方面的联动,提升公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委托广州市铁一中学帮扶颜乐天纪念中学、清湖小学、长红小学等学校;推进萧岗小学与广东实验中学云城校区姊妹学校,东平学校与广东实验中学白云校区结成联盟校等等,整合区内外教育资源,营造优质均衡发展的教育生态圈。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通讯员云教宣
编辑:叶斯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