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典型案例公布:多数涉医药、行政性垄断

南方都市报APP • 反垄断前沿
综合2024-01-30 18:34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着力防范和化解市场垄断、行政性垄断风险,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第三批典型案例。

图片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

南都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本次公布的15起典型案例中,有1起附条件批准的经营者集中案件,4起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5起为垄断协议案件,还有5起与反行政垄断有关。

医药紧密关系民生。南都记者注意到,此次典型案例中有3起案件出自医药领域;其中两起均为医药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被指以违法手段推高药价,增加患者就医成本和国家医保支出。

一起案例显示,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调查发现,2017年12月以来,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武汉汇海医药有限公司、武汉科德医药有限公司和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2303—2918元/支的价格销售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构成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行为。2023年12月13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依据《反垄断法》对上述4家企业作出处罚,罚没款合计12.19亿元。

还有一起医药垄断案的执法机构也是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该局调查发现,2016年6月至2020年3月,江西祥宇医药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将碘化油原料药销售价格从4681元/公斤逐步提高到13500-14500元/公斤,提价幅度明显高于其成本增长幅度,也明显高于其他经营者在相似市场条件下的销售价格。2023年11月17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该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江西祥宇停止违法行为,并处其2019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156.36万元。

第三起与医药企业相关的案件属于经营者集中案件。2023年9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收购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股权案。鉴于此项经营者集中在中国境内巴曲酶注射液市场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先声药业和集中后实体履行“解除先声药业与全球巴曲酶浓缩液原料药唯一供应商DSM在中国境内独家、排他供应巴曲酶原料药的协议约定”等五项义务。

据市场监管总局介绍,此举既打破了上游原料药销售环节垄断,为下游注射液市场保留竞争者,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又直接惠及患者,集中实施后巴曲酶注射液即降价20%以上,单支药品降价约40元。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反行政性垄断是这两年反垄断执法的重点。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件中,反行政性垄断案件占比达到三分之一,共有5起。其中地方政府部门被指干预市场竞争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指定或限定交易,排除、限制外地企业平等参与相关市场竞争等。

去年底召开的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的一项重点任务仍将持续纠治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推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加快出台,深入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细化完善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制度规则,加大经营者公平竞争合规宣传力度。

采写:实习生陈奕帆 南都记者李玲

编辑:李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