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东莞市人民政府市长吕成蹊作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松山湖实现5%以上的增长,松山湖GDP超过900亿元,2024年将力争松山湖GDP增长10%。
吕成蹊表示,一年来,东莞积极应对超预期变化,推动全市经济筑底回升、持续向好。各镇街(园区)群策群力,切实扛起稳增长的责任,想方设法暖企业、育动能、强后劲,松山湖、沙田、洪梅、南城、麻涌、石排实现5%以上的增长,长安、松山湖GDP超过900亿元。
过去一年,东莞推动散裂中子源二期概算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可研获批,国内首个中拉技术转移中心落户。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申报设立取得突破性进展,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教学区基本建成。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4年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其中锚定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积极主动与广深协同发展是重要工作之一,提出支持松山湖与光明科学城共建创新产业组团,探索建立大科学装置共享机制。
“将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成为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吕成蹊表示,围绕打造产业创新引擎,动工建设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强化“园区孵化、镇街制造”导向,推动一批优质转化项目布局到各镇街。围绕打造高端人才引擎,推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开办招生、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教学区交付使用,引育一批经营型、创新型高端人才,充分释放人才溢出效应。
另外,围绕打造城市建设引擎,大力推进科学公园、国际人才社区等项目,加快打造一座立足湾区、面向未来的科创生态新城。力争松山湖R&D投入强度达10%,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0%,GDP增长10%。
采写 :南都记者 梁锦弟 唐国轩
摄影 南都记者 刘媚
编辑:梁锦弟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强信心 东莞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