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正式开幕,东莞市人民政府市长吕成蹊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平台的桥头堡作用,支持滨海湾新区参与临港临空经济组团,争取与香港共建国家级粤港合作平台。
滨海湾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机遇中应运而生,被赋予了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十大核心平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等多个重要定位。
当前,滨海湾新区正锚定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生命健康三大方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夯实制造业当家基础。公开资料显示,滨海湾新区重点集聚了OPPO、vivo、小天才等一批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专精特新”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
作为东莞城市副中心、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未来发展的新引擎,深圳都市圈的创新平台之一,滨海湾将从空间格局、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基础设施“硬联通”等方面全面参与都市圈规划建设。
在产业集群建设方面,滨海湾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坪山高新区等七个创新平台协同发展,聚焦培育发展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夯实区域的国际化专业服务机构集聚基础。在跨区域产业组团构建中,滨海湾也将“牵手”前海片区、翠亨新区,构建临港临空经济组团,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临空经济、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图源:滨海湾新区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及,锚定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积极主动与广深协同发展。东莞要营造全方位对接融合的浓厚氛围。强化湾区思维,全面加强与广深重点规划、重大项目、重要机制的对接。充分发挥平台的桥头堡作用,支持滨海湾新区参与临港临空经济组团,加强与前海、南沙、河套的联动发展,大力推进滨海湾综合枢纽站、新港澳码头等项目建设,争取与香港共建国家级粤港合作平台。
采写:南都记者 梁锦弟 唐国轩
摄影 南都记者 梁锦弟
部分内容来自滨海湾公众号
编辑:梁锦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