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学目标上,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要与东莞打造‘国际科创制造强市’的奋斗目标相适应,在办学特色上,要与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相融合”“2024年,市文广旅体局将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聚力文广旅体商深度融合发展,在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等多方面发力,努力开创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2024年东莞“两会”现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接受南都专访时表示。
力争在全国高职院校第一方阵中走在前列
司琪表示,吕成蹊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实事求是、催人奋进,是一份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东莞实际的好报告。报告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提出要“奋力推动东莞在全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走在前列”,并对产业、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工作都作出了部署安排。
职业教育是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简称“东职院”)深深植根于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土壤中。学校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双高校”,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东莞实践的“东职篇章”,是东职院的职责和使命,这也要求学校必须从中国式现代化东莞实践的大局中锚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在我看来,东职院在办学站位上,要与东莞把握‘最大的政治’的格局视野相匹配。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在办学目标上,要与东莞打造‘国际科创制造强市’的奋斗目标相适应。学校党委考虑,‘十五五’期间,东职院要力争在全国高职院校第一方阵中走在前列,努力实现升本目标。最后是在办学特色上,要与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相融合,要立足东莞这两个特色基座,一体化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具有东职特色的办学之路。”
立足推进新型工业化 深入实施“莞邑工匠”育苗工程
司琪介绍,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职院在首轮“双高”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其中教育部明确的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就有70多项,比如立项建设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获得了“挑战杯”“互联网+”国赛奖项等等。
对东职院来说,2024年是事关学校能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因此,学校考虑把2024年定为东职院的“双高”建设年。年度目标就是要在国家第一轮“双高”验收中取得优良成绩,在第二轮“双高”申报中实现争先进位,以“双高”建设为统领,大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
司琪表示,东莞在全力打造大湾区科创制造强市,作为本土院校,东职院要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一体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其中,在科教融汇方面,学校积极融入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比如,依托2个国家级、9个省级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应用科研优势,助力东莞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与散裂中子源、华中科大工研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对接,强化科教协同育人、协同攻坚,得到教育部吴岩副部长肯定。学校的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连续3年排全国前60名、全省前6名。
除了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也非常重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东职院一直以来都把人才输出作为赋能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下来,学校还将立足东莞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莞邑工匠”育苗工程,从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中优化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推动学校人才供给与东莞发展需求紧密衔接,助力东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重要节点城市。
发动1200多名师生奔赴60多个村镇助农兴农
关于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方面,司琪介绍,早在2023年初,东职院就联合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推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在去年的“三下乡”行动中,学校发动1200多名师生奔赴60多个村镇助农兴农,8支队伍被授予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学校党委认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办学治校的硬道理,更要从“百千万工程”这个头号工程中找准学校服务发展的重点。具体说来,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聚焦重点镇村发力,助力一镇两村创典型、建示范。“根据市里的安排,东职院和市商业学校联手对接茶山镇、南社村和隔坑村。我们将立足镇村所需、院校所能,整合全校资源,汇聚全校之力,协助一镇两村争创省级典型镇村。”
其次是聚焦重点产业发力,助力东莞产业抓创新、促转型。镇村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东职院将以若干个专业群为试点,推出一批专业服务产业的重点项目,协助镇街特色产业发展,打造专业群服务东莞产业发展的“新矩阵”。第三方面就是要聚焦重点领域发力,助力城乡治理强效能、提品质。组织师生“下企业、进社区、三下乡”,协助镇村加强基层治理、文化教育、体育健康、生态发展等工作,提高城乡公共服务能力。
2024年 东莞将聚力文广旅体商深度融合发展
司琪还表示,东莞的政府工作报告还一如既往地重视文化工作,为“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市”划重点、定目标!2024年,市文广旅体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聚力文广旅体商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开创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具体说来,将有以下四个方面重点举措: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举办世界潮玩产业大会、2024年国际漫博会、湾区文采会,提升“中国潮玩之都”行业地位与影响力。抓住跨年、春节、五一、端午、暑期、国庆中秋等“六大节点”,统筹推出爆款类、促消费文旅体活动。
赋能“百千万工程”,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今年,东莞加快推进市博物馆新馆、中国举重博物馆、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新东莞体育学校等重大文体设施工程建设进度;结合“百千万工程”,推动更多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城中村”文化示范点,启动东莞水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发展壮大东莞博物馆、美术馆、剧院“三大联盟”,丰富多元文化供给,增强千万人口的归属感、凝聚力。
坚定自信自强,传承弘扬莞邑文脉。今年东莞还将大力培育东莞文化标识,擦亮“近代史开篇地”“红色东纵”“东莞记忆”“可园”文人雅集地等具有东莞辨识度的历史文化IP,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办好虎门销烟185周年,延续文博“逛馆热”。
厚植发展优势,加快推动体育强市建设。2024年,东莞继续擦亮“篮球城市”名片,引进和承办大型品牌篮球赛事,高规格办好CBA、WCBA主场赛事,构建全民参与、潮流时尚的篮球赛事活动体系。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力争2024年巴黎奥运会实现金牌再突破,积极筹办2025年大湾区全运会,不断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以更多金牌为国争光、为市添彩。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部门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韩成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强信心 东莞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