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赋予打造全市城乡融合综合片区的使命,对于厚街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2024年东莞两会期间,东莞市厚街镇党委书记谢卫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镇将以“头号力度”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围绕打造新质生产力城乡融合示范区的总体目标,以镇“11679”典型引领体系为导向,聚焦现代产业扩能提级、城市品质提升、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着力将综合片区厚街范围打造成为市中心城区功能南拓的卫星城。
东莞市厚街镇党委书记谢卫东
厚街入选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涌口入选省首批典型村
2024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构建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推动镇村“创先、进位、消薄”。在抓好城乡融合综合片区、10 个省典型镇和 15 个省典型村建设的基础上,加快谋划新一批典型村,实现镇街全覆盖。
去年9月,东莞提出要打造全市唯一的城乡融合综合片区,选取了南城街道、厚街镇城乡接合部区域(面积约104平方公里),拟将其打造成为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科创+制造融合、生态+人文融合的集中展示区域,使之成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其中,厚街占比约72%,涉及厚街位于广深高速以东及陈屋大道以北区域的15个社区共约72.8平方公里。
谢卫东表示,厚街入选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被东莞市委赋予打造全市城乡融合综合片区的使命,涌口社区也入选全省首批典型村,“这对于厚街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接下来,厚街将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紧紧围绕打造新质生产力城乡融合示范区的总体目标,以镇“11679”典型引领体系为导向,立足优化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抢占新风口、选准新赛道,聚焦现代产业扩能提级、城市品质提升、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着力将综合片区厚街范围打造成为市中心城区功能南拓的卫星城。
锚定城乡融合发展,构建镇强村兴的生动格局
镇村经济是东莞的特色和优势。2024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市、镇、村“一盘棋”协调联动,让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发挥。
谢卫东表示,厚街锚定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方向,将围绕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加快构建镇强村兴的生动格局。
一是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上做出典型。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发展“三大任务”,聚焦做强做优做大主导支柱产业和优质企业,以打造“世界级家具产业集群”为契机,促进优势资源整合,进一步巩固家具、鞋包、智能装备等“家底”产业体系优势;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助推慕思、南兴等一批优质制造业企业打造智能工厂。
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以厚山现代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为抓手,实行“产业链招商”“挂榜招商”“零地招商”等招商模式,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和一批产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填补产业链空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谋划推进厚山现代化产业园区、会展新城片区、中央商务区等合共超3000亩连片用地的招商工作;加快推进厚山现代化产业园首批集中签约的4个总投资近25亿元的项目建设,同步推进品美总部、光达制造、溪头智造、爱领医院、华源中学等项目建设,着力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二是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上做出示范。围绕“片区带动、全域提升”的发展路径,全力配合做好城乡融合综合片区规划建设,紧抓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农文旅产业发展等深度融合,集中力量优先推动综合片区首开区横岗水库南侧区域及新围河田片区两个典型片区建设。以“水网+生态文旅”为抓手,通过推进横岗水库碧道建设、对环湖路等道路进行景观改造、开展厂房特色化改造等方式,全力拓展横岗水库南岸地区现代水网综合功能和效益,加快构建综合片区核心生态经济体系。
同时,以“东中西三翼”协同为抓手,考虑在新围河田片打造制造引领、配套齐全、生态宜居的产城融合试点项目,通过重点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示范效应强、发展潜力大的项目,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力争将新围河田片区打造为产城人深度融合典型标杆。
三是在全面提升城市风貌上做出成效。加快城市更新步伐,高标准推进“黄金双轴”厚街段、穗莞深厚街站TOD等规划编制,谋划好厚街广场片区、鳌台片区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并以点带面推动汀山、环冈、寮厦、大迳等社区开展城中村改造,不断优化片区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
加快优化道路交通品质,着力打通与南城对接的一批断头路,同步启动3条城市门户型道路建筑立面整治,提升镇际道路沿线风貌与景观,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开展厚街镇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在厚街大道等“门户道路”开展停车专项整治试点,着力打造全市停车管理示范样板,破解群众“停车难”“堵车烦”问题。加强城乡风貌管控,深入开展农房风貌提升、“三线”整治等行动,努力实现城乡旧貌换新颜。
四是在抓好典型村建设上做出特色。以建设省、镇典型村为引领,引导各社区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在不同赛道上争先进位。重点支持省典型村涌口社区打造成为绿美村庄新标杆,做好海月风帆公园核心区和海月街沿线的环境提升工作,全面活化周边基础设施和服务业态;推动陈屋社区加快莞太路沿线整治提升和站点周边工改商住项目,建设新型邻里中心;鼓励溪头社区结合新涌、旧涌碧道建设打造一条东西向串联双岗农业公园、滨水公园、大塘公园、溪头公园(村史馆等)、工业区公园、白石坑公园的绿美廊道,辐射带动全域整体提升。
支持白濠社区以激活白濠陂山水径为主轴,依托东引运河、虎门高铁站、白濠休闲农业公园等优势,沿线串联打造产融融合更新片、宜居片及美丽田园片等三大片区,着力建好厚街城市“南大门”。大力推动新围、大迳社区“消薄增收”,鼓励社区加快开展“工改工”项目,积极探索联合招商、投资参股等富民强村新路径,结合荔枝、云雾茶、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要素,因地制宜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产业平台,发展文创加工、特色美食、精品民宿等文旅新业态,促进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莫晓东 通讯员厚街宣
摄影:南都记者刘媚
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两会报道小组出品
编辑:莫晓东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强信心 东莞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