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张图片讲述南沙故事 他们用镜头为城市留下点滴记忆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4-02-02 17:54

图片

风起南海滨,潮涌珠江口。广州南沙山、海、城、江、田交相辉映,这里有自然水乡的恬静淳朴也有探索未知的无限可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正冉冉升起。近日,由南沙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起的“光影南沙 湾区之心”摄影活动评选结果正式出炉。在过去两个多月时间里,一批摄影爱好者用闪动的光影记录南沙发展的点滴故事,最终评选出五十张优秀作品。

图片

南沙牌坊。陈小铁 摄

光影南沙 湾区之心

在南沙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为城市留下点滴记忆

放眼南沙,这里彰显着多种文化交融带来的独特韵味。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城市之中,人们悠然漫步,总能在路途中发现一些不期而遇的美景。参赛者刘胜光是其中一位记录者,“南沙区在飞速发展,飞速发展过程中的这些记忆是非常值得记录的,这种记录也是很珍贵的。”

刘胜光是一名老南沙人,2003年,刘胜光随着工作来到南沙生活,见证了南沙的开发建设。在南沙工作生活期间,他用相机镜头记录了南沙的自然风光、城市光影,捕捉到了这座城市的点滴变化。

图片

南沙自贸区。陈小铁 摄

南沙天后宫、水鸟世界生态园、湿地公园等地,都是刘胜光十分推荐的心水打卡点。这些地方不仅是南沙的地标景点,还能同时满足生态摄影、人物摄影等多样化的摄影需求。“尤其是南沙天后宫,作为一个融合了各种传统文化元素的景点,非常适合喜欢汉服文化的游客来拍摄汉服写真,是出片胜地。”刘胜光笑着说道。

回忆起这些年的摄影经历,刘胜光笑称自己是“起早贪黑”去拍摄,照片定格的是一瞬,而这一瞬的背后是诸多不易。“记得有一年,为了拍到深中通道迎接农历新年第一个日出的场景,我三点就从家里出发,摸黑开到南沙十九涌架机位等日出。”

图片

明珠湾大桥。 刘胜光 摄 

每每提起这次拍摄过程刘胜光记忆犹新,“我当时戴了个安全帽,冒充了工地的工人进到了工作现场,早上5点,工地管得不严,否则他是不让我进的,这才有了那些照片。”刘胜光说道。虽然拍摄过程艰难曲折,但刘胜光很快被新年洒在深中通道上的第一缕阳光治愈。

“生活中的美好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记录身边的南沙文化生活,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成果的记录方式,更是用光影诠释南沙文旅和建设发展的方式。”这是刘胜光在他工作手记中写下的体会。

800x541_65bb722f47c36.jpg

南沙图书馆夜景。刘胜光 摄

“按下快门前是需要思考的。”于刘胜光而言,摄影需要静下心来,独自体会其中的奥义。随着拍摄作品越拍越多刘胜光的作品甚至登上了南沙宣传栏,也用在了各媒体平台上,“通过摄影参与到南沙的建设,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刘胜光表示,做一个南沙文化生活和发展的记录者是他的摄影初心,他将一以贯之,继续践行下去。

光影南沙 湾区之心

大湾区国际滨海门户的新蝶变

在刘胜光镜头之外的南沙不仅有历史,还是一座未来之城。

古时的南沙,位于珠江口浅海湾区的中心,宋元时期,这里还是一片浅海坦沙;明清以后,万顷沙田逐渐形成;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历代人垦海造田,逐步形成了今日的城市轮廓。南沙是珠江的一个出海口,从古至今,南沙都是向海而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南沙留下虎门税管、妈祖庙等历史遗迹。

图片

南岭塔位于天后宫最高处,共8层,最高处可俯瞰整个东部开发区、天后宫全景、珠江出海口、伶仃洋等美景。陈小铁 摄

从古至今,与山海的亲近一直都是人类追求的理想人居。居于南沙,所得的并不仅仅是清新的空气、无垠的海景、慢调的生活节奏,更是精神世界的满足。

古往今来,南沙人拥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顺天应时的生存智慧,拥有“疍家菜”“黄阁烧猪”“广府早茶”等招牌美食,尤其海鲜更是其中翘楚。

800x1093_65bb73c983e9f.jpg

疍家血鳗。陈小铁 摄

图片

黄阁烧肉。陈小铁 摄


葱郁的山林,淳朴的乡村,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踏着青古石板,午后的阳光落在古色古香的墙上,未饮酒心已沉醉。吃饱喝足,在南沙的山海间休憩,岂不快哉!

800x535_65bb7521a8f17.jpg

十八罗汉山。陈小铁 摄

800x600_65bb7525067f3.jpg

南沙湿地景区。图片来源:南沙湿地景区

丰富的文体活动,多彩的现代生活……南沙正在一步步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宝地”。

图片

南沙区篮球联赛。陈小铁 摄

800x534_65bb8bbbf060d.jpg

南沙区足球联赛。陈小铁 摄

800x1200_65bb8bbc1ef91.jpg

南沙蕉门河皮划艇。唐伯虎2012 摄

800x500_65bb8bbcf0918.jpg

帆船。图片来源:南沙帆船协会

800x533_65bb7548d0317.jpg

南沙网球基地。陈小铁 摄

如今的南沙,是一座有着“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区奖金奖”光环的城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推进建设,新的文旅、消费、海洋科创资源被源源不断导入,南沙正实现着向大湾区国际滨海门户的新蝶变。

图片

南沙与深圳同框。陈小铁 摄

2023年4月21日,南沙自贸片区迎来了挂牌八周年!从广东自贸区到广州城市副中心,再到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示范区,南沙咖位不断上升。

近两年,南沙树立了打造“未来之城”的新目标,高水平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启动总体城市设计优化提升工作,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实现能级之变、格局之变。

从广东唯一国家级新区、广东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片区,到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如今的南沙正致力于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800x401_65bb76e251004.jpg

南沙港区。姚泽林 摄

800x534_65bb76e209344.jpg

港科大广州。黄太Joan 摄

南沙,这一片承载使命的热土,一座活力奔涌的新城,正以“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底气,面向世界,拥抱未来。


部分优秀作品一览:

800x417_65bb8dfad998c.jpg

南沙大虎岛。陈小铁 摄

800x534_65bb8dfb78335.jpg

明珠农业公园。唐伯虎2012 摄 

800x560_65bb8dfbdf763.jpg

南沙湾水乡一条街。陈小铁 摄

800x480_65bb8dfc1ebf7.jpg

蕉门河。陈小铁 摄

800x560_65bb8dffb2adf.jpg

东涌水乡扒禾桶。陈小铁 摄

800x1205_65bb8dff3e97e.jpg

南北台村。携程社区fcy911 摄

800x1143_65bb8dffb3ec3.jpg

扎根南沙218年的英雄树——南沙最老的木棉。陈小铁 摄

800x338_65bb8e0115f0d.jpg

蕉门河全景。陈小铁 摄

800x480_65bb8e0234fef.jpg

南沙湿地景区。陈小铁 摄

800x534_65bb8e0379a04.jpg

水鸟世界夜景。陈小铁 摄

800x534_65bb8e04b253c.jpg

南沙图书馆。陈小铁 摄

800x530_65bb8e068dabf.jpg

游艇会夕阳。陈小铁 摄

800x534_65bb8e07c7c5e.jpg

南沙天后宫。乐游生活志 摄

800x1067_65bb8e070034e.jpg

心形湖。陈小铁 摄

800x600_65bb8e07b9b2a.jpg

灵山岛灯塔。老虎Liu 摄

537x662_65bb8e0811058.png

南沙湿地景区渔唱晚民宿。陈小铁 摄

800x534_65bb8e08aa176.jpg

南沙摄协-发哥 摄

800x400_65bb8e08c2b7f.jpg

南沙IFC空中图书馆。陈小铁摄

800x600_65bb8e0a198fb.jpg

南沙花园酒店。老虎Liu 摄

800x600_65bb8e0add5fb.jpg

虎门大桥。老虎Liu 摄

800x671_65bb8e0b1e170.jpg

南沙凤凰湖。携程社区@菱点映艺 摄

800x480_65bb8e0e987e9.jpg

广州市海防教育基地。陈小铁 摄

800x560_65bb8e0edb6c1.jpg

广汽科技馆。陈小铁 摄

800x450_65bb8e0f1e27f.png

国际金融论坛(IFF)。陈小铁 摄

800x389_65bb8e0fcdbcf.jpg

南沙城市客厅全景。陈小铁 摄

800x1151_65bb8e0fdc8c9.jpg

水乡婚礼。陈小铁 摄

800x532_65bb8e117c2d2.jpg

龙穴岛三圣宫庙诞。陈小铁 摄

800x1068_65bb8e12e566c.jpg

南沙湾水乡一条街。陈小铁 摄

800x560_65bb8e1305bbe.jpg

南沙区篮球联赛。陈小铁 摄

800x1143_65bb90fa2d0c9.jpg

黄阁麒麟舞。陈小铁 摄

800x533_65bb90fa8024d.jpg

云纱星韵香云纱非遗文化园。陈小铁 摄

800x450_65bb90fa5a5f6.jpg

聚星桥。刘伟 摄

800x599_65bb90fbea609.jpg

邮轮母港夜景。乐游生活志 摄


图片

默娘之家。陈小铁 摄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实习生 杨卓尔 通讯员谢扬波

图片来源通讯员

编辑:郑雨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在湾区之心,发现南沙多Young之美
水上迎新春 南沙年味浓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