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个地方:高低错落的楼房间,聚拢了市井的烟火气,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在珠海,从凤凰北公交站下车,一转弯就闯进了这条香洲老街——镜新二街。
镜新二街
“原先这条街和周边小区道路坑洼、环境杂乱、停车位紧张、无人管理,现在经过改造后,环境美观了、停车规范了、休闲活动场地也大了,完全变样了!”家住翠香社区镜新二街的张阿姨和老伴儿出门散步,走累了就在便民休息区的长椅上坐下来,和老朋友谈起了街区近年来的变化。
镜新二街北起沿河路,南到翠香中,地处繁华的老香洲。从翠香幼儿园到珠海三小,这里存放着许多人的童年故事;从喜怡酒家到老字号西南饭店,这里是许多人记忆中的“乡味儿”。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镜新二街以及周边小区基础设施老旧、路面狭窄混乱、公共绿化不足等问题逐渐突出。“以前这里可是‘榜上有名’的老破小,整条街和周围的小区路面坑洼、污水横流,停车位也很少。”香洲区翠香街道翠香社区党委副书记丁晓婷回忆,“附近的居民也多次向我们反映,希望能彻底改善社区环境,我们也认为这是和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急难愁盼’问题,迫在眉睫。”
于是,借着“民生微实事”项目的东风,翠香社区针对镜新二街以及周边小区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改造之路。
用“减法”扩容量
老街要改造,从哪儿入手改、怎么改是头号难题。
“如果只是装点门面、把街道搞漂亮些,居民肯定不满意,老街旧区的‘重生’绝不仅是换一块崭新的路牌、把泛黄的老墙重新粉刷能搞定的,我们要考虑如何让大家不会被横七竖八的管子绊倒,如何处理小区单元门前堵塞的排污管道,如何让这里的居民有地方停车。”翠香社区党委书记卓景欣认为,镜新二街以及周边老旧小区的问题,根源在于历史遗留建筑挤占导致公共空间基数不足,可供更新建设的容量有限,想要让镜新二街以及周边小区彻底好起来,首先就得拆除历史遗留建筑,有效释放老旧小区公共空间。
历史遗留建筑拆除前的镜新二街
2021年至2023年,翠香社区党委结合居委、网格员、党员骨干、居民代表等力量,优化组合分工,先后成功清拆镜新二街79号、镜新二街54号、镜新二街52号、镜新二街50号、镜新二街48号多处历史遗留建筑,总面积高达1800余平方,有效释放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扩大公共空间基数。同时修复小区围墙、破损路面,增加停车位50余个,更新畅通排污管道300余米,曾经破烂不堪的老旧小区面貌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原糖烟酒公司留在镜新二街79号的1000余平方历史遗留仓库拆除后,社区与珠海正方集团共同出资修建了社会性停车场,增加24个停车位,缓解了小区周边停车难的问题。
仓库拆除后的新建停车场
自此,镜新二街以及周边小区停车容易了,排污管不塞了,公共空间大了,小区居民陆陆续续愿意站出来开始自管了。“现在居民都自觉维持街道的清洁,很少乱扔垃圾了。”丁晓婷说。
如今的镜新二街,路面平整洁净、车辆停放有序、环境干净舒适,曾经的旧仓库变成了停车场、落差较大的阶梯设置了无障碍坡道、破旧的单车房拆后重建成了公共休憩区。镜新二街以及周边小区的改造让居民纷纷点赞,“实实在在帮我们解决了难题,办好了家门口的民生实事!”
撬动社会资源
在珠海,你也许沿着情侣路感受过海风微拂,也许到过香山湖公园登高眺远,也许去过斗门旧街体验过独特的历史韵味。而处在闹市里的镜新二街,你也许还没有驻足过——
茂密的竹林旁坐着大快朵颐的熊猫、街角屋檐下躲了只撑着红色小伞的龙猫、盛开的勒杜鹃下“跳动”着音符……从卡通动漫到田园花卉,从打卡标语到平面风景,一幅幅墙面涂鸦沿着镜新二街铺展延伸。
镜新二街的彩色墙绘
2023年11月,“绿美街巷”作为镜新二街整体改造的最后一个“民生微实事”项目顺利完工,设计墙面彩绘、增设花箱花架、铺设草皮绿植、统一店铺招牌......老街进一步变美,“换”上了“新装”。
“街道原本植物少、休闲空间设施形式单一、墙面及两侧商铺招牌存在多处破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珠海市有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邱文福说。据了解,在实施“绿美街巷”项目过程中,翠香社区撬动了辖区内的珠海市有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有谱文传”)投入社区建设,给墙面翻新、修补、墙绘,为社区“添色”。
珠海市有谱文传公司门前
如何吸引更多人走进镜新、了解镜新、贴近镜新?有谱文传找来科干院的学生共同组建了一支年轻化的设计团队,“年轻人有创意有活力,发动年轻力量参与老街区改造能让老街越来越‘年轻’。”邱文福说。
求新的同时如何保留街区底蕴?盯着平面图,设计团队发现将南北贯穿的镜新二街为中轴线对称展开,社区里横纵交织的小巷也大有文章可做,于是决定以“翠色生香,花韵镜新”为主题进行设计提升,将镜新二街分区打造各具特色的街道节点,向老人友好型、青年友好型、儿童友好型的宜居幸福街道建设迈进,让到此漫步的人们一步一韵、一景一体验。
如今的镜新二街一角
同时,设计团队在镜新二街两侧的巷子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右侧的樱花巷,把“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一个个中国传统节日搬上围墙;左转走进金菊巷,二十四节气主题的墙绘映入眼帘,以国风的形式绘出了一年的春秋冬夏。
樱花巷内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墙绘
此外,金巢琵琶鸭、唐家官塘茶果、大赤坎叉烧......镜新二街周边老旧小区的围栏上还设置了珠海非遗美食的展图。
“翠香街道就是好吃的多,吃早餐去明仔记、新园这些老字号,开了很多年都屹立不倒;想吃海鲜就去庙湾渔档,鲜美爽口。我们有叉烧、肠粉、牛杂,这些不仅是翠香街道辖区的招牌,更是珠海的特色,希望这些展图能把我们的美食文化也介绍给大家!”卓景欣介绍道。
小区围栏上的“珠海美食”展图
以“绿”浸街巷,以“花”润心间
岁末年初,正是炮仗花盛放的季节。深入镜新二街,走近翠香幼儿园时便看到一簇簇炮仗花开了,爬满整面围墙,花朵在教学楼黄色外墙的映衬下更显娇艳。“也许有人会觉得改造老街还是要内敛一些,我反倒认为要把整个环境打造得更加灿烂,对比强烈才更有味道。”邱文福说。
翠香幼儿园围墙上的炮仗花
于是,镜新二街的各个角落逐渐被五颜六色的花海点缀:街头的咖啡馆门前种上了清新靓丽的蓝雪花,像在路边撒下了一捧捧蓬松的蓝色雪花;公共休憩区装点上了成双成对的金银花,白色清丽、黄色鲜艳;街头巷尾的围栏缠绕上了红色的三角梅,抬头的一瞬间就能看到独属于老街的温柔;屋旁窄巷即使没有空间,也在墙上留下了遍地红黄。
镜新二街街角盛开的鲜花
以“绿”浸街巷、以“花”润心间,镜新二街重新焕发活力,仿佛成为了一个“多巴胺世界”。“最近我在边上新种了10棵三角梅,我想着等到它们开了,一簇一簇垂下来,到时候整个外墙就像一道道的花瀑,肯定特别漂亮!”邱文福指着公司的屋顶笑道。
如今,放眼望去,镜新二街上时而有环卫工人在路边的垃圾投放点打扫卫生,小区里的居民慢悠悠地在街上散步,刚下班回家的人在转弯处的肉食店挑挑拣拣,这条老街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微小却能让珠海更加生动有力、热气升腾。
采写:通讯员骆嘉怡 实习生 田书凝 南都记者杨亮
编辑:杨亮,朱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