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送春到,粤韵传荔湾。2月4日上午,在响亮的锣鼓声中,“祥龙献瑞 荔俗贺岁—2024西关民俗文化嘉年华活动”于粤剧艺术博物馆碑记广场正式启动,此次嘉年华活动将一直持续至2月8日(年二十九)。其间,从9点到21点,市民游客都能够体验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
据悉,嘉年华期间,在以粤剧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西关永庆坊旅游区里,粤韵芳华、民俗小吃、曲艺节目将同期呈现,共同唤醒藏在“老广”内心最具地域特色的迎春印象。
“祥龙献瑞 荔俗贺岁—2024西关民俗文化嘉年华活动”现场。
“开油镬”、拓年画
十余种非遗项目等你体验
剪纸、年画、灯笼、广彩、通草画……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碑记广场的非遗市集上,十余种非遗项目齐亮相。市民游客不仅可以在传统工艺区体验手工艺制作,还能穿着粤剧戏服,在粤剧化妆师的“巧手”下“化身”粤剧老倌,在永庆坊拍摄西关风情大片。
粤剧化妆师正在为市民化经典粤剧妆容。
踏入非遗市集,油炸的香味扑鼻而来。“‘开油镬’炸油角啦!”西关礼饼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谢颖春将一锅油角放进热油中,她的摊位热气腾腾,新鲜出炉的油角、蛋散吸引着市民前来试食。
西关礼饼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谢颖春主持“开油镬”仪式。
摊位的一侧还有包制油角的体验区。“一勺馅料放入擀好的面皮中央,对折后捏出花边,再把花边捏紧实,防止‘露馅’——‘露馅’即‘漏财’。”工作人员一边“教学”一边解释道,“油角的馅中有椰丝、花生、芝麻和糖四种,馅料要包足,代表着‘越包越有’。”
市民游客正在体验包制油角。
另一旁,佛山木版年画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郑太昌正向市民游客展示他所创作的木版年画,“我们根据市场的需求改进了版画样式,创作了这幅Q版的‘得意小财神’,既有可爱的形象,又有‘迎财’的好寓意,很受年轻人的喜欢。”
来自江苏无锡的马女士来广州游玩,她特地带走一幅“得意小财神”木版年画作为纪念,“这里的年味很浓,气氛也很热闹,适合带小孩子来体验,感受和家乡不一样的文化。”
免费接驳专线化身粤剧文化流动学堂
粤剧快闪、实景演出亮相荔湾
今年,荔湾区还与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合作,将公交车打造成粤剧文化流动学堂和民俗文化展示平台,开设了“西关民俗文化嘉年华”免费接驳专线,以定点定时发班、免费乘车的形式,接送乘客至嘉年华活动现场。
据了解,此次活动主题公交将粤剧角色形象、祥龙舞狮元素等融入车身设计,车身为喜庆的红色调。同时,车厢内布满剪纸、年画、灯笼等民俗文化装饰,通过车身广告、车厢宣传等极具视觉冲击的场景布置,打造独具粤剧特色民俗文化主题车厢,营造出喜气洋洋的迎春氛围。
乘车途中,粤剧演员和少先队代表将在车厢内进行生、旦、净、末、丑的粤剧角色扮演,现场教授粤剧的基本动作、科普粤剧知识、讲解民俗文化,并邀请乘客体验剪纸等充满年味的民俗文化活动。带领乘客零距离感受粤剧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将粤剧“唱进”市民游客的心中。
“西关民俗文化嘉年华”免费公交专线信息。
嘉年华期间,荔湾区还邀请优秀民营剧团青年演员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台进行“广福畅曲”粤剧精品展演。除了传统的舞台演出,荔湾区还将每天定时在粤博园林、永庆坊古树广场等举办粤剧表演快闪活动,通过不同的方式,为市民游客展示粤剧艺术文化。
木偶剧。
此外,荔湾区还将依托博物馆园林及周边外景,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在粤博园林、盆景广场、月亮桥、碑记广场等举办沉浸式实景展演,让市民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粤剧魅力,做好粤剧文化推广与传承。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李竹 实习生 李盛圆 通讯员 荔宣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编辑:李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4新春走基层
2024网络中国节·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