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仲恺典型村长啥样,一起来看看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4-02-06 13:18

2023年11月,广东省公布了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惠州仲恺高新区有5个村入选,分别为陈江街道幸福村、惠环街道西坑村、潼侨镇金星村、沥林镇君子营村、潼湖镇赤岗村。日前,“百千万工程”媒体采访调研团来到金星村、幸福村、西坑村,走乡村入企业,了解“百千万工程”的落地成效,感受惠州人民生活的新变化。 

图片

华侨星空营地

潼侨镇金星村:立足乡村文化特点,彰显侨乡风情

金星村位于潼侨镇北部,地域总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00余人。该村紧邻120省道、新华大道、莲塘大道、联发大道、幸福高速路口、惠桥快线,交通条件便利。

金星村党总支书记温运红告诉记者,启动“百千万工程”后,村里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与侨文化展示于一身的特色乡村文旅产业,力争实现“以产兴村、以村聚人、以人旺产”的良好乡村建设体系,深入挖掘乡村侨文化资源特色,大力发展绿茶种植、建设环山绿道、打造大型亲子乐园与华侨星空营地等项目,构建侨乡文旅特色产业的侨文化风情乡村,累计吸引游客约3万人。

“这些年村里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温运红介绍,金星村大力开展“见缝插绿”“见缝插花”工作,对约1.4万平方米土地进行“四旁五边”绿化美化;通过“村民自筹+企业赞助+乡贤捐赠+政府奖补”模式,进行农房风貌管控提升。截至目前,金星村在仲恺高新区人居环境评比中已连续28个月全区第一。

今年元旦前夕,金星村华侨茶文化农业公园里的华侨星空营地和华侨亲子游乐园两个乡村文旅项目正式开业,吸引不少人过来玩。“跨年、元旦,这里的人流量都达到了上千人次。”星空营地负责人江俊杰告诉记者,等逐步完善好以后,会向珠三角地区、大湾区以及全国的游客推介。

据悉,金星村华侨茶文化农业公园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规划建设“一地、两心、三园”六大项目点,以“企业+基地+村民”模式实现联农带农。亲子游乐园负责人文广健介绍,园区提供安全、保洁等更多工作岗位,优先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目前,农业主题公园节点项目也在有序推进,现已完成茶园梯级建设、智能水肥灌溉系统安装,种植茶苗约150亩。

当前,金星村还在加快建设文化产业街项目,打造集创业、度假、侨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特色街区,包括民房外立面改造、生态停车场、民宿、陶艺体验馆、农家乐(华侨美食)等节点。目前,金星驿站、亲子体验园、生态停车场已建成运营。2023年,金星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20.93万元,同比增长132%。 

图片

幸福绿道项目。

陈江街道幸福村: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建设美丽幸福乡村

幸福村是著名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的故乡,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有着“仲恺后花园”的美誉,近年来,幸福村立足乡村实情,致力于将幸福村建设成为美丽宜居的示范性乡村。

陈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苏威汉向记者介绍,幸福村着眼“产学研游”的融合发展定位,深入挖掘本村的特色资源,培育打造了幸福大米、幸福荔枝,幸福山泉等一系列特色农业产品,引进了福丰种子、奥莉农场等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主题生态系统,幸福绿道工程,让乡村风貌大幅改善,群众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提升。

在幸福村村委会旁边,有一条“幸福绿道”,全长约15公里,沿着幸福绿道骑行,可到达山上的“幸福水库”。“我们正在努力争取打通到红花湖的道路,”苏威汉介绍,“幸福水库”与红花湖景区的道路连通后,将启动“山水幸福文旅项目”建设,打造特色乡野文化主题生态系统,建设度假民宿、水上观光游船等。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幸福村也另辟蹊径。去年,幸福村村委与陈江商会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商会旗下的惠州陈江民营投资有限公司与幸福村共同谋划建设幸福产业园项目。陈江商会秘书长、陈江民营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邱梅生表示,该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建成后村委会将分割物业返租给陈江商会,预计每年可为村委增加租金收入约80万元。

此外,此前由仲恺创业青年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科研团队合作,在幸福村成立的科技型企业惠州福丰种子科技有限公司,打包租用幸福村下径村民小组闲置田地50多亩,田地、办公楼以及住房的租金每年可给村民带来14.7万元的收益。

幸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廖仕繁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与民生改善上,幸福村都在其中下足功夫,力争尽快启动幸福小学改扩建和幸福文旅项目工程,年内完成幸福绿道、陈民投幸福产业园项目,推动幸福村的进一步发展。 

图片

冠展公司。

惠环街道西坑村: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打造宜居宜业美丽西坑

惠环街道位于仲恺高新区中心地带,是一个以工业当家的强镇,其汇聚了TCL、德赛、亿纬锂能等各类工业企业800多家。走进西坑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绿荫村道,与蕴含古色古香的西坑村文化公园,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西坑村完成了4.4公里“白改黑”道路,3公里环西坑村绿道,56个“四小园”,2个“口袋公园”等,在一步一个脚印中,将西坑村打造成为和谐美丽的宜居乡村。

西坑村的和美乡貌离不开其持续抓好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西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范伟军表示,为持续优化产业布局,西坑村2023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累计达41家,专精特新6家,“小巨人”3家,实施产业培育行动,打造和美西坑。

与此同时,西坑村进一步推进工业聚集区升级改造,对于西坑村老旧工业厂房、高耗能低产出企业进行升级改造,预计升级改造后工业年产值由原来的54亿元可提升至300亿元,以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惠州市冠展实业有限公司就是与西坑村一同形成“相互帮扶,互利共赢”的生产合作关系。冠展公司从2011年入驻起,就深耕综合包装赛道12年。在“百千万工程”建设契机下,今年村里盘出13000多平方米土地,由该企业建设,建成后返回5000平方米给村里,企业再返租并统一管理,村民可赚得租金,“这是个互惠互利的模式,今年村集体收益可增加70万-80万元。”该公司董事长陈荣展表示,村民们将通过这一模式获得集体收益的增加,同时也对于自身企业的提质增效有所帮助。

西坑村有一套无人机的低空感知网络,用以解决外来人口管理、村内的三资管理等。作为网络建设方的广东泰一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仲恺区孵化的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黄山介绍,西坑村不管哪个点位,15分钟之内无人机都能覆盖。未来会升级为西坑村的数字乡村平台,实现人居环境、三资数据、人口数据等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到智慧化的转变。

“我们希望推动更多企业与镇街、村实现互惠共赢。”惠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许凤春说,2024年惠环街道通过科技赋能,大力引进高科技企业,推动产品走向海外市场,同时培育本土企业的持续发展,做好本土企业的改造升级。引入社会资本4000万元的西坑村“农文旅”产业项目,目前已立项,基本确定项目相关设计方案,正在推进供地手续办理。西坑村实施产业培育,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百千万工程”的高质量发展与“和美乡村”的建设。

采写 南都记者杨振华 实习生 黄思敏

编辑:杨振华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