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四九:描绘森林城镇画卷,每万人拥有“绿”2.17公里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江门
原创2024-02-06 23:24

南都讯 记者罗忠明 通讯员陈慕恩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生态和谐,美景如画……这是台山市四九镇绿美生态建设成果最生动的写照。

图片

省委作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以来,四九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江门市委、台山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百千万工程”,以森林城镇创建工作为契机,把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作为落实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拉动城镇经济的重要工程来抓,开展宜居环境护航行动,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开发文章,以绿色底蕴逐步将四九镇描绘成一幅美丽“森林城镇”画卷。

青山环抱生机盎然   
共建共享绿色家园

城镇品质体现了民生温度,也体现一座城镇的发展水平。

“一来到这里就感觉这里的空气很清新,整个人都感觉很舒适”“如今四九的面貌和以往不同了,道路整洁了,连原先杂草丛生的四九河和五十河两岸,树木都郁郁葱葱”……走进四九镇,满眼绿色,处处焕新。

图片

日前,广东省林业局公布2023年全省森林城镇名单,35个镇获认定为“2023年广东省森林城镇”。四九镇榜上有名,成为台山市唯一一个入选的城镇。这是四九镇着力推进绿美城镇建设的成效,更是四九镇在奋进“百千万工程”中着力提升城镇品质的一个缩影。

四九镇的绿美城镇建设,从党员开始。东方村驻村第一书记蒋德东积极发动派出单位江门市保密局捐赠树苗62棵、东冠村驻村第一书记钟冠姿发出倡议书号召干部群众开展植树认捐活动……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树立标杆,呼吁乡贤企业等参与到乡村绿化美化活动中来。

图片

图片

2月1日,四九镇长龙工业区一派热火朝天、生机勃勃景象,“绿美广东 四九行动”义务植树活动在这里开展。当地党员干部、企业代表、学生等,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共同为四九工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添青加绿。

图片

“作为一名‘两新’党组织党员,要做绿美广东的先行者。我为能给四九镇向‘绿起来、美起来’转变作出小小贡献而骄傲。相信长龙工业区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成为‘园中有林,林中有园’的绿美工业园区。”广东佰朋实业有限公司、“两新”党组织党员李志良说。

据了解,目前四九镇充分利用“四旁”“五边”见缝插绿、留白增绿、拆违建绿,完成植树1000多株,鼓励、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国土绿化,营造“青年林”“人大林”2处主题林。

图片

四九镇的绿美城镇建设,更是体现在道路上、乡村里。2023年以来,四九镇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全长8.5公里,连接上坪、下坪等8个村委会,服务群众12000多人,铺就乡村绿美“快车道”。围绕“建一条路、造一处景”实施新昌水四九段碧道、五十段碧道、五十驿站等绿色慢行系统建设,建成生态护岸5.2公里,实现每万人拥有“绿”2.17公里。

同时,四九镇还以网格为单位,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绿化美化工作有机结合,合理规划房前屋后的边角地、闲置地深化打造“四小园”等生态景观1408处,因地制宜打造网格绿美微单元。在网格建设中开展“艺术亮化环境”活动,召集农村党员一同在村道立墙绘造生态环境建设宣传海报8处,用“绣花功夫”点缀和美乡村画卷。

目前,四九镇造林263亩、森林抚育7771亩,实现所有行政村公共休闲绿地全覆盖,全镇森林覆盖率达51.74%、村庄绿化覆盖率43.3%,持续提升镇村绿化品质。

四九镇不仅注重环境的绿化,更注重生态文化的传承。据了解,2023年以来,四九镇广泛开展生态文化主题宣传活动16次,完成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营造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的全民绿化氛围。

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持续增进“绿色价值”

古树是一段历史,一缕乡愁,更是自然资源中的瑰宝,见证着一个地方的历史传承。

图片

四九镇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对登记在册8棵古树全面完成挂牌及签订古树名木管护协议,对5株古树后备资源制定了培育及保护方案,其中修复网地村两棵古树,打造石臂村古树公园,建设石坂潭永兴村古树公园。

在四九镇,得到保护的不仅是古树名木。据了解,四九镇持续用好网格,整合镇、村生态护林员共373人,抓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多年来未发生较大的毁林事件。此外,四九镇还利用“村庄清洁日”发动“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对现有林木开展林野垃圾专项清理工作,对在林野耕作的农户做好森林保护宣传,从源头引导群众爱护林木,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接下来,四九镇将一如既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动党员、群众等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深入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共同营造‘爱绿护绿植绿兴绿’的良好氛围,赋能‘百千万工程’,为绿美台山贡献力量。”四九镇农办主任罗东芝说。

图片

四九的发展,既是一曲生态和谐的颂歌,也是一场产业蓬勃发展的壮阔交响乐。在2023年的征程中,四九镇完美诠释了生态和谐与产业繁荣的融合。它不仅坚守着生态保护的原则,更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独树一帜,巧妙地把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小城镇建设、全域旅游等元素与乡村绿化美化紧密结合,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绿色画卷。

图片

首先,四九镇巧妙地划定了“绿”线,深挖森林生态旅游的潜力。例如,成功推动芦荟庄园晋升为3A级旅游景区,推荐玄潭原舍成为广东省南粤森林人家;加强对南村抗日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提升松蓢永潮村和下坪西边巷村的品质;结合东方永庆村、上南望岗村、五十圩等地的自然美景,精心打造了音乐、书画、花卉观赏、采摘及红色文化五条精品旅游路线。

其次,四九镇精心圈定了“绿”区,探索“红色文化+绿色康养”的创新模式。目前,五十河碧道延伸至北峰山脚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并计划将四九河、五十河碧道串联成20公里的生态廊道、休闲绿道、文化驿道以及滨河经济带。这一战略布局将助力四九镇打造成大湾区的旅游胜地。

图片

最后,四九镇还聚焦于“绿”点,以生态建设为引擎,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该镇依托芦荟种植基地,成功打造了一个集种植、生产、休闲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全产业链年产值高达1亿多元,并带动了238户农户实现增收;鼓励食品企业研发推广鸡爪芋预制菜产品,推动三产融合,实现全产业链年产值近1500万元;持续扩大白云茶的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并致力于打造四九白云茶的品牌效应,实现年产值1600多万元。此外,四九镇还计划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共同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和魔芋博物馆。

未来,四九镇将持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部署为契机,擦亮四九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实现“生态立镇”战略,树立大生态理念,让绿色成为农村发展的主色调,打造“村在景中、人在画中、富在绿中”的美丽乡村。

编辑:罗忠明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