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广东及各地市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击鼓催征,聚力前行。在广东、广州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重点词、热点词。
“新质生产力”为何重要?有什么力量?与我们关系在哪?该如何发展它?
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吹响,南都推出“新质生产力在路上”人物专访系列报道,通过创业者的视角,带你发现新质生产力的力量。
带领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成功获批软件工程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提出了时态工资、时态数据和工资政策知识模型,让广东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财政工资统一发放;创办“学者网”,为国内985高校20余万注册用户提供交流、协同智能服务。
在与南都·琶洲π记者回顾过往工作经历时,汤庸说自己始终秉承“真问题、真研究,真成果”理念。他坦言,“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已成为基础学科,智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基座,成果科技转化对计算机科技研究者来说更为重要,科研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自1981年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后,汤庸先后在4所985高校求学和任教,35岁破格晋升教授,38岁担任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2011年成为华南师范大学首批二级教授。40余年来,汤庸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重要学术奖20多项,培养了50多名博士(后)和200多名硕士。
在穗扎根30年
推动华师计算机博士点从无到有
在来广州之前,汤庸曾任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讲师、软件基地(现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研究中心)软件二部副部长。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计算机产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汤庸,1994年他从武汉来到广州,由此开启了30年的广州科研、教学生涯。
汤庸在广州的首站是广东工业大学(原广东工学院),曾任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学位分委员会主席。2002年,他入选中山大学“百人计划”,曾任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信息学院副院长、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主任。2009年受聘华南师范大学(下称“华师”)特聘教授。
初到华师,呈现在汤庸眼前是计算机学科只有二级学科硕士点, 科学基础薄弱,与“211大学”不相称。华师时任校长刘鸣也对汤庸表达了深切期望。汤庸说,“要改变这个面貌,首要问题就是要把学科建设好,而‘头等大事’就是增设博士点。有了博士点才能‘筑巢引凤’,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进而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人才、平台和成果,这是当时的华师迫切需要的。 随后,在汤庸的牵头下,计算机学院成功获批华师第一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此为基础,逐步在学院重点发展的科学方向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与安全等上都建立了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广州市重点实验室。汤庸发挥计算机学科优势,重视产学研合作,推动学院在省级科学技术奖获成果数量到达华师前列,很快改变了学科落后的局面。
2017年,国家重新启动了停止6年多的博士点申报工作,汤庸抓住机遇,带领学院成功获批软件工程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成为学校首批工学门类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学院再次抓住国家恢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的发展机遇,又获批软件工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华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立了全国首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至此,华师计算机学科建立起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计算机科学首次进入ESI前1%。
“这些工作都是‘过去式’,做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是永恒的‘进行式’。”汤庸说。
致力成果转化
在数据库中引入“时态”概念
走下讲台,汤庸将更多时间放在科研工作中,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在他看来,计算机领域相关研究需要学者具备强逻辑思维,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应用的意识。
“我们不能只做理论层面的研究。回顾历史,计算机领域大多数的成果不是从学校里出来的,而是从科技企业中产生的。计算机界的最高奖项‘图灵奖’的获得者也多为企业家。由此可见,计算机研究是靠应用驱动的。”汤庸说。
应用驱动、问题导向的理念贯穿着汤庸40余年的科研生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汤庸在武汉大学任教期间,在负责工商管理信息系统研发时,他发现,由于电脑容量小,上万个商标图形难以实现储存和管理。于是,汤庸与团队提出商标图形压缩和图文数据关联策略的方案,开发设计出商标图文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得到国家商标局立项在全国推广应用。
时间来到21世纪初,汤庸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财政厅联合支持下,承担起机关事业单位财政工资统一发放系统研发工作。他与团队提出了时态工资、时态数据和工资政策知识模型,解决了工资自动变更难题,实现基于时态知识推理的工资智能管理系统。“我们平时理解的数据库是不关心时态的,此次引进‘时态’的概念,就可以让系统上的薪酬信息、人事信息随新政策的变化而实时调整。”汤庸解释道。
该管理系统落地使用后,广东也由此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财政工资统一发放。此成果最后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并被列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基于这一应用需求,汤庸与团队凝练出时态知识模型,提出了是时态算子与时态推理核心算法,实现了时态知识数据管理软件TempDB/KB,被收录多个教材和百科中,并得到国内外广泛下载和引用。相关理论成果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直至今日,我们的科研工作仍然存在难以落地的困境。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从需求端入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打通‘梗阻’,让政府、高校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汤庸表示。
创建学者网后
继续探索计算机发展边界
在汤庸主持过的几十个科研项目中,最令他骄傲与自豪的是创建学者网。进入21世纪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改变也影响到了学术界。
“我们在日常学术交流中,会讨论到技术细节问题,了解相关论文资料,而通用的社交网络仅能满足及时通讯,不能提供交流者的学术信息载体。”汤庸说,这就是学者网创建的背景,“学者亟需一个垂直领域的社交网络”。
2009年1月,学者网-SCHOLAT(www.scholat.com)应运而生。10余年间,学者网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迭而不断升级。2022年,结合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琶洲实验室特邀汤庸团队以学者网为基础构建应用生态,共建产业融合平台。如今的学者网已成长为“以学者为中心的学术社交网络”,既能为学者提供自主学术空间和可信交流平台,又是一个综合性学术媒体和学术信息协同智能服务系统,甚至还能生产科研教学的大数据。
目前,学者网已拥有涵盖所有985高校在内的5000多家国内外机构的20余万注册用户,以及4000多门课程(含1万多班级40万多学生),与数十亿级学术信息和学术关联。
“从最初的学术空间和及时通讯,发展到学术媒体,再到学者网生态(SCHOLAT+),未来学者网的生态版图还要不断扩大,功能也将不断完善。”汤庸说,“这就是计算机的魅力所在,它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不断探索学者网的发展边界将是我的终身事业。”
南都广州新闻部·琶洲π出品
统筹:李欣 冯芸清 代国辉
采写:南都·琶洲π记者 李竹
摄影:南都·琶洲π记者 冯宙锋
编辑:代国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舞龙头 挑大梁|聚焦广州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