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就这么翻过去了。
回想去年的这个时间点,过去这一年对于我们而言,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个待开的盲盒。站在年头,面对即将打开的盲盒,我们用各自的想象去写意、狂草这一年,心驰神往,就像此刻的我们寄望新的一年。
等到这一年一天天地打开,日子真实,鲜活,任性,恣意,没有依着我们的愿望一路下来。不管接受与否,发生的一切都是不可逆的。既来之,则受之。更何况,你我所经历的日子,倾注了我们自己的心力和生命,连皮带肉在一起,难以割舍,更难弃绝。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主题先行,而是无主题的变奏,在于行走中的寻寻觅觅,一个个小颗粒的欣喜、小确信以及猝不及防的小烦恼,乃至横空而出的突发状况,等在一年中的某个路口。时光荏苒,前路蜿蜒,鲜有一马平川,常有坑坑洼洼;时遇风风雨雨,也有柳暗花明。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但几乎没有人抄着直线走。
人生的魅力在于没有标准答案,每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人间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别人的人生哪怕再精彩,也难以在另一个人身上复制粘贴。过好自己的日子,做好自己,就是对自己的善待。
回望这一年,少有高歌猛进,少了鸡血式的既要也要还要,多是低调的节制,人们对物欲的贪婪开始降温。或主动,或被动,拉低了消费欲望。换个角度来理解,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契机,逼着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反思我们此前的生活方式,检视对幸福的狭隘理解。
多年来,在甚嚣尘上的消费主义裹挟之下,一些人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被简化成物性的指标,高度符号化、标签化。生活在别处,处处受到身外之物的牵绊,不能自主,更难自拔。
高质量的生活不是高欲望的生活。此前,我们被消费主义带节奏,一味外求,片面追求物化的“精致生活”。殊不知,这种被少数“空心人”定义的伪精致,只会把生活弄得越来越卷,将社会拖进欲望的深渊。拼命给自己加载太多东西,贪多求奢,负荷越重,反而拖累了生活。
如今,人人生活在无处不在的媒介化社会中。人们每天的日常,均在无处不在的媒介视景中感知世界,如果长期浸泡在物欲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不可能青山绿水。
对于新的一年,我倒希望,我们能从低迷、困惑中走出来,从物质主义的陷阱中挣脱出来,删繁就简,给超重的生活减压减负,重新回归本质生活,向内生长,涵养心灵世界,练就宽广和强健的心智,培养对生活的多元旨趣和审美感知,以丰厚的内心缓冲外部压力,赋予人生积极的意义。
卸载、杀毒,系统重启,轻装上阵,告别旧年,再出发。□ 李岱
编辑:张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