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2024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会议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为科教界的代表,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下称“研究院”)院长张书彦也获邀参加本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作为一位科技工作者,非常庆幸我们能适逢其会,赶上国家科技产业创新的最好时代,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节点,并能与这么多优秀的专家、学者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一起在广东创业干事。”张书彦说。
“研究院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关键‘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科技项目。”她表示,新的一年,研究院将继续推进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进一步拓展产业技术服务领域并夯实技术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以更好的成绩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张书彦。受访者供图
张书彦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介绍,过去一年,研究院在省、市科技政策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体建设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研究院与散裂中子源共同研制的工程材料衍射谱仪,主体建设已全部完成并成功出束,目前已完成工艺性测试专家评审和验收,正式进入运行阶段。另外,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项目之一的新材料产业生态园区建设,继一期实验楼群竣备投入使用后,二期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预计2024年全部投入运营使用。
在技术服务方面,研究院聚焦专业检测分析、结构完整性评估和3D打印服务等三个核心技术领域,已累计为新材料、航空航天、核能、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等200多家高端工业领域材料与装备制造企业及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客户包括华为、国家管网、中石油、中海油、中广核、中车、徐工集团、韶钢、博迈医疗、机械总院、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其中,研究院为国家管网提供的管道结构完整性评估,技术成果应用于中俄线等新管线的设计,以及西气东输管道、中缅管道等旧管道的监测评估维护。同时,研究院不断与地方产业进行对接,开展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其中,研究院与马可波罗集团联合共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23年4月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相关技术被认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前沿技术研发方面,研究院聚焦国家战略关键“卡脖子”核心技术,承担省级国家级以上科技项目30项。针对航空发动机、高超声速飞行器、重载火箭等重大工程对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精密构件需求迫切,研究院联合钢铁研究总院、中国航发等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用高性能高温合金集成设计与制备”,以实现产品成本降低以及国产化规模应用。依托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研究院正在全力打造增材制造材料设计,制备工艺,缺陷检测,服役性能评价以及打印服务一体化全流程平台。除原位增材装置设备开发、结合残余应力和数值模拟技术进行缺陷检测与工艺优化和材料开发外,研究院开发的高导热模具粉末材料,均已经过多轮模具打印验证,并开始进行少量生产和销售。另外,凭借项目成果和技术优势,研究院积极拓展金属3D打印加工服务,成功实现从应用基础研究到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加工服务业绩正稳步上升,目前已服务100多家企业并成功拓展到海外市场。
张书彦表示,2024年,随着新实验室建成投入使用,研究院在场地和硬件设施上将得到大幅提升,研究院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关键“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科技项目。同时,在产业服务与成果转化方面,研究院将继续聚焦材料专业检测分析、金属3D打印和结构完整性评估三大核心领域,拓展更多的产业技术服务领域,打造更强的检测分析与技术服务能力。
另外,研究院也会进一步加强与核电能源、钢铁、轨道交通、模具等先进制造领域的地方产业合作,共同推进创新与产业融合,助力广东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唐国轩
编辑:唐国轩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4奋楫争先,东莞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