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区驻岛办公的企业员工经认证后,通勤单程仅需3元/人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4-02-19 12:07

南都讯 2月19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举行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汪云介绍,在合作区驻岛办公的企业员工经注册认证后,单程仅需3元/人,便可享受从家到工作地“点到点”直达的通勤服务。

据了解,封关运行后,合作区设有7个对外联系的“二线通道”,其中4个道路通道为:横琴大桥“二线通道”、横琴隧道“二线通道”、深井通道“二线通道”及正在加紧建设实施的十字门隧道“二线通道”。

据统计,2023年合作区机动车在工作日,日均出区通行量约为4.5万辆/天,其中小客车占比约90%以上,在旅游节假日,日均出区通行量约为5.2万辆/天,70%以上为旅游车辆。

"封关运行后横琴大桥作为合作区对外重要通道,主要承担除货车以外的其他所有类型车辆(小客车、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大巴车)的出区需要;横琴隧道主要通行货车及小客车;深井通道可通行备案客车和旅游大巴;十字门隧道可通行备案小客车。"汪云表示。

在公共交通出行保障方面,合作区提高了区内公交的便利性。一是结合二线通道封关交通组织调整,调整公交线路,加密合作区内公交班次,提高公交线路覆盖率。二是推动出岛公交落客直通模式,在横琴大桥“二线通道”前后各设置公交站点,乘客下车经过海关旅检大厅,再乘车出岛;公交车落客后进入“二线通道”后上客出岛,以保持公交出岛效率。

"另外,我们还将推动态动公交项目上线运行,动态公交是一种新的公交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采取网约的方式运行公交,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公交车辆的利用效率,车辆调度也更加灵活,大大提高合作区内公交便利性,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全方位的路测,测试稳定后将会上线运行,运行后将覆盖全合作区范围,设置约有129各站点,欢迎大家体验。"汪云告诉记者。

在通勤交通方面,合作区推出了“通琴号”智慧通勤线路,为驻岛企业员工提供便利的上下班通勤服务,截至目前,“通琴号”已开设95条线路201个班次,注册人数超19158人,高峰日客流达5400人次。其中境内线路共79条155个班次,累计运送客流73.6万人次,横琴-澳门跨境线路共16条46个班次,高峰日客流达1030人次,累计运送客流17.57万人次。“通琴号”在合作区、珠海东西部城区、澳门、中山坦洲设置将近1200个站点,线路覆盖合作区主要居住区、产业园、写字楼,联通珠海香洲、金湾、斗门主要片区及中山坦洲片区、澳门本岛居住区及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合作区驻岛办公的企业员工经注册认证后,单程仅需3元/人,便可享受从家到工作地“点到点”直达的通勤服务。

“通琴号”可有效缓解公共交通出岛压力。“二线”封关后通勤大巴车可经由横琴大桥、深井通道出岛,所有乘客备案管理,未抽检命中车辆可直接通行。携带应申报免税物品的乘客自行在出区落客区落客前往旅检大厅进行查验;被抽检车辆乘客在查验场前携带行李物品下车,根据现场指引通过旅检大厅进行查验,查验完毕后在通勤车上客区重新上车。

另外,封关运行后出岛的出租车、网约车需由琴海东路驶入横琴大桥出租、网约车专用通道(11、12通道),未被抽检车辆直接出岛,被抽检车辆进入查验场,经查验出岛。

近期珠机城际实现全线通车,目前横琴站、长隆站每天已开通38对列车,轨道交通对外联系方面大幅提升,岛外旅客来往横琴口岸、珠海长隆旅游度假区更加方便。"封关运行后,我们将做好城轨站点的交通接驳服务,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汪云表示。

在水运交通方面,目前横琴码头已开通到深圳蛇口、深圳机场、万山岛、外伶仃岛、桂山岛、东澳岛的水上客运航线,今年横琴码头将开始改扩建工程,未来码头的水上对外交通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封关运行后,通过轨道交通及水运交通出区旅客,需要在到达车站或码头后,先进入海关旅检大厅进行查验,再按照城轨站或码头的搭乘规定出岛。

采写:南都记者 赵雨琪 朱鹏景 通讯员 杨怡宁

编辑:赵雨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