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吴笋林 2月18日,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百千万工程”分论坛上,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委书记张秀洁作为县(市、区)代表发言。张秀洁介绍,过去的2023年,阳西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头号工程之势推进“百千万工程”,入选省首批典型县和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十五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4%,实现“百千万工程”良好开局。
阳西县绿色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图片来源:阳西县政府官方网站。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壮大
建成全国首个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张秀洁介绍,阳西县聚焦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一是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壮大。能源产业总装机容量达1555万千瓦,已投产850万千瓦,建成全国首个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预计再有5年时间,能源产业总产值将突破500亿。
二是大食品产业集聚成型。在近岸,以海水鱼苗占全省70%为基础,恒生水产合作社对接中大、暨大等高校团队共建重点试验室,带动村民科学养苗,增收致富。在深海,建设497平方公里全国最大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全球首台导管架风机+网箱融合一体化装备在阳西海域投产,最高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侵袭,实现一边“发电”一边“养鱼”。在陆上,建设以调味品为主导产业的健康食品产业园,入选首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致美斋等19个在建项目2025年前全部投产,再过3到5年,调味品产业规模将突破400万吨。推动金枪鱼酱等50多种高端水产品精深加工,一条从海洋、陆地到餐桌的大食品全产业链集聚成型。
三是临港工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阳江港丰头片区规划年吞吐量超8000万吨的26个泊位,2023年启动建设2个泊位,2024年一季度拟动工3个,与阳江高新区主导产业形成联动发展,谋划绿能制造产业园,助力阳江打造“绿能之都”,拉开“以港兴县”新序幕。
“牧海耕田”乡村振兴示范带
入选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
阳西县聚焦示范带动,推动镇村建设。
阳西县与中交四航局30多家企业结对帮扶,典型镇沙扒镇已完成“七个一”建设,沙扒镇会客厅、上洋镇东湖公园等成为“网红打卡点”。
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以培养“大国农匠”(种植能手)补建华等农业专家和研发技术为带动,以蚝美食周、北京新发地市场等为平台,推动程村蚝、儒洞荔枝等名特优农产品量价齐升。
“牧海耕田”乡村振兴示范带入选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获省奖励1亿元;完成农房微改造超7000户;“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成效得到省委政法委肯定,获省颁授“平安鼎”。
2023年植树造林55万株
新植红树林1200亩
阳西县聚焦城乡融合,增进民生福祉。以“百校联百县”为牵引,推动华中师大深圳研究院、广东二师、珠海城职院与阳西一中等10间中小学校组成首批3个教联体,以点带面推动阳西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新建“四好农村路”144公里,镇村桥梁加固改造38座,建成长者饭堂6个,让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足。
聚焦绿色发展,打造绿美阳西。2023年植树造林55万株,新植红树林1200亩,开展镇村“迎新春清洁大行动”和“我为家乡种好树”活动,发动党员干部、乡贤群众助力,每年县城植树万株以上、各镇植树千株以上、各村植树百株以上。
张秀洁表示,阳西县将认真落实好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会议精神,苦干实干、担当作为,力争用3到5年,实现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县域综合实力进入粤东西北县域前十强,全面完成“百千万工程”“一三五十”目标。
编辑:卢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