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内,华安证券连收两张罚单!此次涉研报、两融业务等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4-02-19 21:37

开工第一天,农历新年首张券商罚单就来了!

2月18日晚间,华安证券(600909.SH)公告,公司收到安徽证监局《关于对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釆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下称《决定》),事由涉及研报制作、人员管理、网络安全管理、“两融”业务管理以及投行业务等。

图片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虽然上述事由几乎都是券商日常违规的重灾区,但在近日证监会针对融资融券业务重磅发声、呵护市场信心后,已有数家券商因“两融业务”被罚。

此外,这也并非华安证券2024年收到的首张罚单。此前,2024年2月5日,深交所亦对华安证券下发了警示函,被罚事由也与研报有关。


违规涉及三大事由,包括备受关注的“两融”业务

具体来看,经查,安徽证监局发现该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公司发布的涉及“左江科技”等研究报告存在制作不审慎的情形;二是在人员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融资融券业务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三是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过程中,个别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质控、内核把关不严,持续督导不到位。

据湾财社记者观察,上述三大原因几乎均是券商违规的高发地带。以研报为例:近年来,投研行业快速发展,研报的数量也呈现大爆发状态。随之而来的是,研报的专业性不足或在合规上审慎不足等诸多问题,监管的要求也因此不断增强。

2023年2月, 证监会强调,一贯重视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行为的监管,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制度规则和监管机制,并持续强化日常监管执法,着力提升证券研究报告业务质量和合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决定》中提到的“两融”业务违规近日不止一次出现在券商罚单事由中。2024年2月5日,深交所公布了针对联储证券的警示函。2023年10月23日至10月26日,深交所联合青岛证监局,对联储证券客户交易行为管理、适当性管理、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和投资者教育相关工作实施了现场检查。

其中,在融资融券业务管理方面,联储证券存在融资融券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设置违反深交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有关强制性要求,部分证券折算率超过规则规定的上限,标的调整流程及公告存在延迟的问题。

事实上,监管的重拳出击早已有迹可循。就在深交所开出联储证券警示函的当日,证监会针对“两融”融资业务发声。2月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表示,截至目前,全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26%,较年初有所下降,最低维持担保比例(平仓线)通常为130%。从实际平仓数据看,1月以来全市场累计平仓金额约9亿元,占融资规模的万分之6,且标的和投资者都高度分散,整体风险可控。当然,有些投资者主动卖股票归还融资,会形成融资余额被动下降。

上述发言人补充道,投资者具体交易过程中,维持担保比例低于平仓线,并不意味着马上强制平仓。在当前市场形势下,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证监会将引导证券公司全方位做好客户服务,通过延长追保时间、动态下调平仓线,保持平仓线弹性,以减少强平风险和市场压力,并表示证监会将持续加强“两融”融资业务的日常监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融资业务平稳运行。

紧接着,证监会再对“两融”融券业务公开表态,规范融券业务,促进权益市场高质量发展。2月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两融”融券业务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经研究决定,证监会对融券业务提出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证监会将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


发布针对有退市风险的股票研报,但未充分揭示投资风险

根据文中开头提到的《决定》,上述情形违反了诸多规定,根据《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第一款规定,安徽证监局决定对华安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华安证券也在公告中积极表态,称“公司将按照监管要求即行整改,加强相关业务的内控和合规管理,提升内部管理和公司治理水平,促进公司持续稳健规范发展。”

据该司官网,华安证券前身是1991年成立的安徽省证券公司,是安徽省第一家专营证券机构。2001年,在整合原安徽省证券公司、安徽证券交易中心证券类资产的基础上,成立了华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首批设立的综合类证券公司之一。此后,公司经历了综合治理和多次增资扩股,2012年整体变更为股份制公司。2016年12月6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事实上,上述罚单已是华安证券2024年以来收到的第二张罚单。此前,2024年2月5日,深交所亦对华安证券下发了警示函,被罚事由也与左江科技有关。

2023年1月31日、2月25日、3月25日,深交所上市公司左江科技连续三次发布了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

然而,就在市场警惕左江科技股票风险之时,华安证券撰写了一份“与众不同”的研报。2023年4月25日,华安证券发布了题为《算力领域的璀璨明珠,DPU放量乘势而起》的深度研究报告并推荐买入左江。

那么,该深度研究报告是否严谨?结论是否审慎?是否对投资者有误导之嫌?

经查,深交所认为,华安证券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分析结论依据不充分,结论不审慎,未充分揭示投资风险,公司对研究报告质量审核把关不严。

根据相关规定,深交所对华安证券采取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并提醒该司对此应高度重视,针对违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进一步加强公司对研究报告质量审核和合规审查,保障研究报告信息来源合法合规,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充分揭示投资风险,避免误导市场。

据华安证券2023年业绩快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6.54亿元,同比上涨15.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上涨8.40%。

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该司业绩上涨与投资收益的表现密不可分。华安证券解释,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既定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经营风格,经营发展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其中,权益性证券投资收益年内有较大增幅,带动公司经营业绩同比提升。

不惟华安证券一家。在近日密集发布的2023年业绩预告或快报中,多家券商明确表示投资业务收益大幅攀升是公司业绩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的一年,券商投资收益如何表现,值得期待。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王玉凤

 

 

 

 

 

 

编辑:王玉凤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