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张国伟
南朗街道榄边村优秀志愿者、南朗社区优秀志愿者,2023年度南朗街道道德模范暨“南朗好人”。
风景秀丽的南朗云梯山,每天都会迎来许多登山爱好者。有这样一位游客,一个背包、一把扫帚是他所有的装备,黄色的志愿者马甲在绿色的山林间显得格外醒目,他就是南朗街道志愿者张国伟。每次登云梯山,张国伟总会“顺便”清扫路上的树叶和垃圾。数公里山路,蜿蜒曲折通向山顶,3000多级台阶,走完全程也要一个多小时,清扫一次则需要四五个小时之久。这个习惯张国伟从2004年一直保持到现在,从未间断过。
今年55岁的张国伟,曾经是一名海军,退伍后依然保持军人本色,坚持“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的服务宗旨,参与志愿服务已有10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2000小时。除了在南朗云梯山能看到他手持扫帚清扫山路,在南朗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现场也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乐于助人的他以点滴善行温暖着身边人。
登山时种下志愿服务种子 20年来坚持徒步清扫垃圾
2004年秋天,喜欢爬山的张国伟和朋友在南朗云梯山登山时,看到山上一位清洁工正在清扫路边的垃圾和树叶。漫长的登山道、稀稀落落的树叶和垃圾,清扫工作着实辛苦,于是张国伟和朋友们顺手一起帮忙,这趟经历也让张国伟感受到以前登山时从未有过的充实和快乐。
“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志愿者、什么是志愿服务,但是志愿服务的种子就在这里种下了”,张国伟说,往后的每一周,他们都会约上一起爬山,“顺便”帮忙清理山上的垃圾。日复一日,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
今年2月1日下午,离春节只有一周时间。“每年春节假期,都会有不少游客来云梯山游玩”,为了给游客一个更加干净舒适的游玩环境,张国伟决定在春节前爬一趟云梯山。3000多级台阶,就算年轻人走完全程也需要一个多小时,清扫一次则需要四五个小时之久,对于55岁的张国伟而言,这项工作并不轻松。
在山脚做好热身运动,张国伟手持扫帚拾级而上,专注地扫着地面,动作娴熟,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扫帚扫过落叶、石板路时“沙沙”作响,两旁茂密的树木摇曳着枝叶,树林深处不时传来“啾啾”鸟鸣声,张国伟直起身子、双手搭在扫帚上稍作休整,环顾欣赏幽静的山林景致。
除了云梯山,张国伟的身影时常出现在金钟水库、田心公园、大尖山等地,每到一处,他都会带上垃圾袋、手套、夹子,将沿途的垃圾收集起来带到垃圾站。“美丽的风景、清新的空气、鸟语花香……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礼物。当我们身处自然之中,除了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也要肩负起保护、爱护大自然的责任,哪怕是随手捡起路边的矿泉水瓶、塑料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向身边人传递着我们爱护环境、守护大自然的决心”。
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中 随时随地伸出援手
每当天气转凉,张国伟总会早早地出现在暖蜂驿站,为户外工作的清洁工、外卖快递骑手送上热饮和面包。张国伟说道,志愿服务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一周7天至少有4天都在参与志愿服务。在南朗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现场,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现场协助公益活动、路口协助疏导交通、清理街道卫生、困难群体帮扶探访等,每一次他都会竭尽所能、全力以赴、认真对待,十年来累积志愿服务时长达到2000多小时。
张国伟坦言,虽然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有辛酸有苦楚,但也有欢笑有感动,每一个公益活动的顺利完成,每一次尽心尽力开展志愿帮扶,都是自己人生中弥足珍贵的回忆。
在2023年全国人口普查中,部分村(社区)因人手不足,片区住户居家时间不固定等原因,导致普查工作进展缓慢。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张国伟主动报名加入人口普查志愿队伍中来,随后的日子里,他每天协助村居走街串巷、走访入户,做登记、整理信息。寂静的深夜,室内灯光一一亮起,刚刚走访结束的张国伟又忙着和几位负责信息采集的志愿者坐在电脑屏幕前,开始一户一户、一人一人地认真核对起人口信息并登记录入。在他面前的,是密密麻麻的村民信息,而他的心中,却是满腔的志愿热忱与决心。
每次他外出做志愿服务时,总会带着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一个水杯和一件志愿马甲,随时准备着,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及时伸出援手,街道村(社区)需要帮忙可以随时帮忙搭把手。张国伟常说道,想尽最大的可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帮助别人、服务社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价值,让精神更富足。
编辑:刘贤沛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翠亨新区(南朗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