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下午,由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主办的“广东省民营企业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动员部署会”在深圳召开。在大会上,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卫青表示,华南理工大学现已跃居“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50强,获评“中国大学工科实力”A+级,自2009年以来,以第一专利权人获奖总数达到50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学校以强大的工科优势有力推进科技产业创新,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国家队”的水平强力支撑广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卫青。
华工坚持把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第一基石”,打造高层次人才“磁力场”。2019-2023年,学校实现了国家级标志性人才五年“翻番”的目标,357人次“国字号”英才汇聚华园、智创广东。学校何镜堂院士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奖”,为广东唯一入选高校团队。
华工坚持把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作为“第一工程”,建造“三创型”人才“蓄水池”。60余万毕业生80%扎根湾区,其中,上市公司、大型企业的创始人、掌舵者超200位。学校被誉为“企业家的摇篮”“工程师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校”。目前,学校获批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未来创新实验室12个、联合实验室200余个、校外学生实习实践基地800余个,引导师生走进生产一线,真刀真枪解决“真问题”。
华工坚持把科学技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策源地”。学校以29个国家级、242个省部级平台为依托,与华为、美的、科大讯飞等上百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240余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建好琶洲实验室、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基础研究卓越中心等高能级平台,推动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驱动模式。
华工坚持把服务产业发展作为“第一信号”,形成高水平成果转化的“华工模式”。学校扎根南粤,聚焦区域需求,近5年超1000项专利实现转化,约8成在广东落地。近5年,学校承担校企科研合作项目超6000个,累计合同经费超60亿元,各项数据稳居广东省第一,其中超过一半来源于大型及中小民营企业。向省内1000多家企业派出科技特派员1600余人次,累计派出人数占全国高校首位。
采写:南都·湾财社智库研究员 苏梦茹
编辑:苏梦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湾财聚焦|广东民企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动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