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民生用地调整岂能如此“静悄悄”?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4-02-28 22:22

669x137_65deda80aa906.jpg

一块曾被市、区两级政府多个部门确定为“交通设施用地”的地块,“悄然”变更为“医疗卫生用地”。此事引发地块周边科技园区上百家企业不满,这些企业联名写报告、提建议,更有多家企业质疑规划变更不公开透明,认为在涉事地块上建设公交场站和科技大厦更紧迫,更符合片区产业发展和周边数万人工作生活的需要。

相关报道链接

深圳百家企业多次申请恢复规划!规划部门:公示期无反对

交通用地性质变更引质疑,三大疑惑待解

该地块位于南湾街道下李朗片区,数年前被市、区两级政府多个部门确定为“交通设施用地”,规划建设公交场站和联创互联网科技大厦,但项目迟迟未落地。2020年,该地块用途被调整为“医疗卫生用地”并进行相关公示程序。不料,这一调整却引发周边企业不满,百余家企业多次联名申请要求恢复原有规划。

从目前的报道和相关部门的回应来看,这一事件存在不少疑问待解答,土地用途调整是否合法合规、合理合情尚无定论,还需从长计议。

该地块规划多年,项目为何难以落地?回看事件来龙去脉,该地块曾于2012年、2014年分别被深圳市规划部门、龙岗区政府确定为“交通设施用地+互联网大厦综合开发建设用地”,但此后多年,项目处于停滞状态。项目为何多年难以推进,是园区企业不需要新的产业空间,还是园区上班族、周边居民不需要公交场站,抑或项目资金、施工等有困难?从报道来看,百余家企业联名要求恢复原有规划,其需求相当具体且迫切。

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块用途调整不够公开透明,不仅周边诸多企业不知情,更有相关部门表示也不清楚状况。

据报道,龙岗规自局于2020年4月组织开展了该地块规划调整工作,经充分论证及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将交通设施用地调整为医疗卫生用地。但是,联创科技园代表张先生表示,直至2022年4月,其和科技园内的一众企业代表才得知上述地块的土地性质已发生了变化。而报道中,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称地块当时的调整没有征求过交通运输局意见,所以交通运输局对此完全不知情。

相关部门称,项目公示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但反对者认为,项目公示期间文件张贴在政府机关内部,导致周边诸多企业不知道,也无法提建议。

因一纸规划变更引发百余家企业反对,让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这不是事件各方愿意看到的,也不符合深圳当前稳中求进谋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的目标。

企业兴则经济兴,上百家企业联名申请要求恢复原有规划,背后必然有企业家深层次的利益诉求和现实考虑。相关部门在调整用地规划时,不说把园区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企业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至少也应多听听企业的呼声和诉求,即便这些呼声和诉求错过了公示期。

交通建设与民生息息相关。地块周边居民数量庞大,交通问题一直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奇怪的是,此次用地调整背后,周边5万群众似乎没有发出声音,正如相关部门回应的“项目公示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究竟是他们没有意见,还是他们不知情、没有畅通的渠道提意见,才让这一切显得“静悄悄”?

回归事件的根本,涉事地块无论建公交场站、科技大厦还是作为医疗用地,都事关民生和发展,关键在于相关部门在此过程中如何做到更公开透明,更好去平衡各方利益,而不是在政府内部、政府网站发一纸公示,让周边企业和居民蒙在鼓里。在万物互联时代,政府如何打破信息孤岛,及时发现舆情和问题,有效解决群众诉求?这需要相关部门以人民为中心,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利用科技手段快速、精准收集民生诉求,打造“一站式”诉求办理服务平台,推动民生诉求收集和协调化解关口前移,不断探索现代化基层治理路径。

执笔:奥一网基层治理研究员 蒋清君

编辑:蒋清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