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都记者从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今年1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实地检查、暗访评估、听取汇报等考核方式对第一批8个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开展创新复核工作。禅城区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各个复核环节,获评为优秀示范区,全市唯二,同时,其“馆校联盟”和“图书馆+书店”等创新发展项目获得了省厅的高度评价。
佛山禅城。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南都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成功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禅城区以传承岭南广府文脉为己任,以高质量打造岭南印象标识地为目标,紧紧围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体系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总体思路,努力蹚出一条覆盖城乡、服务均等、优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之路,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可知、可感的文化民生福祉,实现“文化惠民”向“文化悦民”升级。
2023年5月,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文化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旗帜鲜明展示禅城以文化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打造覆盖全区的“城乡十分钟文化圈”
据了解,禅城区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打造覆盖全区的“城乡十分钟文化圈”。目前,禅城区拥有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34个(1个总馆,4个直属分馆,1个镇(街道)分馆,28个基层服务点),馆校联盟服务点60个,公共文化馆1个,镇(街道)文体服务中心4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46个,全区拥有各类“十分钟文化圈”站点超1400个。
当前,禅城全区已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46个,实现100%全覆盖。其中,紫南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列入“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罗南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被列入广东省首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发展试点。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共享公共文化发展成果
据介绍,禅城区正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制定出台相关规定,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采用服务外包、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模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实现管理的专业化,提高公共文化管理的效率。
具体实践方面,禅城区推进张槎街道儿童活动中心、祖庙街道民俗图书馆建设,建成“尚书·文华”新型阅读空间,既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社会力量的资源、专业和人才优势。
禅城区引导社会力量共建位于文华公园的“尚书·文华”新型阅读空间。
除此之外,2019—2022年期间,佛山市禅城区图书馆在既有总分馆制建设实践基础上,创新推出“馆校联盟”项目,通过“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多方面、深层次合作模式,致力推动文化系统与教育系统图书资源融合。自项目实施以来,共有60所学校图书馆参与“馆校联盟”共建,新增纳入全市联合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图书累计达到178.9万册,2022年“馆校联盟”学校图书借阅量超过32.1万册次。
采写:南都记者 孙振凌 通讯员:禅宣
编辑:孙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