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伊始,广州街头繁花盛放,五彩缤纷,鲜艳热烈,一如千年商都源源不断迸发的活力与生机。
2023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广州历经重重考验,GDP总量突破3万亿,稳固了全国经济第四城的地位,展现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韧劲。
甲辰龙年,广州“新春第一会”喊出了“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响亮口号。“GDP突破3万亿”只是新起点,广州有更高追求,到203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以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广州的未来,依旧值得期待。
在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南方都市报广州新闻部推出“活力湾区、新彩广州”特别策划,看广州如何继续抢抓粤港澳发展大机遇,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从春天出发,繁花一路相迎。
去年10月发布的《2022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广州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位居全国榜首,从全国第三跃居全国第一,并连续8年获“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殊荣。
“我们集团业务开展和展会举办最多的城市都是广州。” 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举办了数控机床展、汽车零部件及售后市场展等多场展览,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夏闻迪亦表示:“广州市场化程度高、专业性强、区位优势明显。”
数据显示,2023年,广州全年办展规模再创新高,各重点场馆累计举办展览373场,合计展览面积1089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1倍、2.5倍,其中展览面积比2019年同期增长超6%。其中,新举办展会共42场,较2019年增加11场,数量创2019年以来新高。
第134届广交会线下参会的境外采购商人数比上届增长53.4%。
看数据
广州会展业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
“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是如何评定出来的?据了解,最新一届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围绕会展产业专业竞争力、会展企业竞争力、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等五大维度,衡量全国105个样本城市的会展竞争力发展状况与潜力,以此全面反映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产业活力、产业韧性。
此次评选中,广州在“会展产业专业竞争力指数”“会展综合服务竞争力指数”两项指标上均居全国第一,并且得分远高于其他城市;在“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会展企业竞争力指数”“会展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指数”指标上,则分别居全国第三、第三和第四。
“这三年来,广州积极识变谋变应变,创新会展管理服务模式,以会展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在国内率先采用制度保障展会顺利举办,抢抓城市会展战略发展机遇。”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淮认为,广州成为会展业砥砺奋进的领头羊是实至名归。
广州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广州全年举办面积超20万平方米的展览共7场,均为同行业全球规模最大的展会,合计展览面积占全年办展总面积的45%。已持续在广州举办超10年(含)以上的专业展会共计90场,占全年办展总面积的72%。这些展会扎根广州深耕发展,有力地稳住了全市会展业的基本盘。
人数规模上看,去年广州全年参展观展人数约1769万人次,较2022年大幅增长近5倍,比2019年增长28%。如照明展,到场观众人数比2019年增长62%,因规模受限,甚至有部分展商参展抢不到展位。2023年广州设计周观众人数超40万人次,展会主办方表示观众流量过大,需要通过错峰限流才能保证展会举办效果。2023中国广州烘焙展览会以产品展示、峰会论坛、专业比赛等多种方式,吸引了超20万人次观众。
会展载体建设也在持续加强,广交会展馆D区、空港博览中心一期等展馆相继投入使用,全市可供展览的室内总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二。2023年广交会展馆办展总面积784万平方米,单个展馆办展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广交会展馆D区于2023年投入使用。
看举措
政策扶持力度大,真金白银促发展
广州市商务局方面表示,会展业素有“城市建设的加速器”之称,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对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强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广州展会已培育出众多题材,涉及汽车、家具家居、食品饮料、健康医疗、生物技术、节能环保(储能氢能)、工业制造、轨道交通等,与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产业不断融合,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发展。
近年来,广州更是围绕打造“国际会展之都”,先后出台《广州市关于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广州市品牌展会认定办法(暂行)》等会展扶持政策,近三年安排超9000万财政资金用于扶持会展企业发展。
“广州会展业扶持政策一直都有,近几年更加大了力度。”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执行会长鲁晓昆表示,自2023年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后,广州先后出台了《广州市关于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广州市现代会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扶持资金也比往年多。
就在2023年,广州市商务局还首次制定了《广州市品牌展会认定办法(暂行)》,拟通过认定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展会,进一步推动广州会展业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
另外,广州会展业能保持强劲势头,也得益于广州以“用全球会展视野来打造一流软硬件营商环境”为目标,不断推进会展场馆、会议中心体系建设。
目前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已位列“中国会议酒店百强奖(大型)”榜首,二期国际会堂自建成后已承办过中国—海合会经贸合作论坛、“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活动等不少重要外事活动和高端国际性会议。
而在第134届广交会来临之际,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会议中心区域正式投用,会议面积扩大至6万平方米,可与展厅联动使用,满足“会+展”等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会议活动需求。
看实力
会展业龙头“点赞”广州
去年11月,由广州市商务局主办的2023广州市会展业宣传推介活动在北京举办并进行了会展项目合作签约仪式。2024中国生物制品年会、2024广州民族旅游产业博览会、2024年中国零售商大会、中国化学会第34届学术年会等展览、会议将落户广州。而数据显示,广州2023年全年新举办展会高达42场。
去年11月27日,CHINTERGEO2023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广州开幕——这是广州成功招商落地的新展会之一。“我们每年都参加,感觉在广州这一届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届,而且大家的学习交流热情都十分高涨,这次活动我们光渠道商就邀请了近千人。”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展览会现场,南方测绘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展览是其行业最重要的展会之一,借此机会他们将积极了解渠道商的合作意向,为下一年的合作开展做好准备。
为期3天的展会,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与参展企业进行交流和磋商。来自广州的南方测绘参加了多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展览会,此次终于可以在家门口参展了。在展会举办的前一天,公司就邀请了部分重点客户去工厂参观。谈起和往届参展的不同感受,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展位负责人李先生表示,“广州的展馆空间比较大,分类比较清晰。”
为何有那么多大型展会在广州扎根?“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旗下的家博会、建博会能分别发展成为全球同类展会规模最大的行业领先的国家贸易与消费促进平台,离不开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州会展优质的营商环境。”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敏在访谈中如是表示。
广州的产业基础也为会展业发展提供支撑。广东鸿威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照云表示:“鸿威从2005年开始涉足清洁能源、燃料电池等题材展会,历时18年,如今借助广州氢能等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链的日益完备,展会也逐渐成长为近20万平方米的大展。”
对于未来发展,会展企业也信心十足。广州(锦汉)家居用品及礼品展览会创办于2000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是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家居礼品出口贸易平台。广州市保利锦汉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东翔表示,作为家居礼品“中国制造”的首发首秀舞台,展会用创新擦亮中国制造底色,相信会吸引全球买家接踵而至。
采写:南都记者 伊晓霞 蒋臻
编辑:伊晓霞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州观察|南都视角,解码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