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司法走基层|法治连接深港,探索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4-03-01 18:31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最好的开放条件。2022年5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正式施行,率先对商事调解作出专门规定。深圳市福田区立足深港融合大局,探索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设立“深圳市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深圳市福田区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率先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探索和实践。截至2023年12月,解纷中心全口径累计受理知识产权、金融、贸易、投资、工程建设等多领域案件10260件,案件涉及标的额累计超140亿元。

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生态圈

深圳市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全国首创“府院联动”机制,整合辖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联动港澳和海外资源,探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机制,为前沿科技发展、跨境协作与创新提供良好法治保障。解纷中心现已整合纠纷调解、诉讼立案、司法确认、仲裁、公证、法律翻译、司法鉴定、资产评估等法律服务,构建了联动法院、仲裁机构、公证机构、第三方评估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机构全链条、全方位、全板块法律资源紧密连接的服务生态圈。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公证处现已进驻深圳市涉外涉港澳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及河套“e站通”。公证员表示,在“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链条构建中,赋强公证是福田公证处聚焦的重点。通过对符合条件的调解协议进行赋强公证,可以提升调解协议的可执行性,进一步强化调解制度在效率上的优势。

延伸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触角,探索基层多元调解发展路径

解纷中心还积极拓宽法律服务途径,在河套政务“e站通”服务大厅开设“深港法律事务咨询服务站”,每周五定期为园区科研机构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项目涉及跨境商事争议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每周四派驻辖区内商事调解组织工作人员到新一代产业园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以争议解决为核心的综合法律服务,合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河套“新名片”。

此外,解纷中心还充分发挥港澳国际法律服务资源,提供衔接香港业务咨询,为港人港企法律服务需求提供跨境法律服务或途径。据统计,自设立以来,解纷中心派驻现场值班服务时长达200小时,线上线下累计服务人次达286人。

图片

创新多元解纷调解新模式,高效化解粤港澳三地商事矛盾纠纷

深圳市福田区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设立以来,已圆满解决了多起涉企商事纠纷,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了贡献。

全链条跟进两国企股权转让纠纷调解。此前,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承办了一起国企间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涉标的额约6.6亿元人民币。本案涉及法律关系复杂,合同时间周期长,调解员通过与双方当事人“背靠背”接触,组织双方负责人“面对面”调解等方式,引导双方积极沟通合同履行情况。因案件重大复杂,双方代表在诉前调解阶段无法在解决方案上达成共识,案件进入诉讼程序。调解员并未因此止步,创新采用调解组织跟进商事争议纠纷全流程新模式,积极与双方当事人、承办法官沟通跟进诉中调解。并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先行厘清部分案件事实和争议焦点的优势,为诉讼阶段法官实体审裁提供了大量有效信息,提高诉中调解的成功率。

刷新全市商事调解组织自主收案司法确认最高标的额。2023年8月,福田区至行商事调解中心自主受理了一起标的额为8500万的涉港投资借款纠纷。调解员开展了长达半个月的调解工作后,案件最终以5500万的和解金额达成调解协议。在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之前,调解员奔赴香港、河北等地,实质性调查另一方当事人的履约能力,确保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该案在申请司法确认过程中,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级管辖,刷新了全市商事调解组织自主收案司法确认的最高标的额。最终,双方当事人合向调解中心支付15万(诉讼费的32.13%)作为调解费。

助力修复调解双方合作关系,实现双赢。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承办了一起标的额300万民间借贷纠纷。该案若按正常的诉讼流程,债务人需被立即执行300万债款。本案执行将对债务人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可能直接导致其被迫进入破产程序。而破产程序复杂,耗费时间长,且可能面临无法保障债权人债权全部实现的窘境。调解员基于双方现时及未来利益考虑,向双方释明执行后果,最终促成双方以每期还款5万元,共60期的方案达成合意,不仅让债权人债权得以全部实现,也为债务人争取了重整发展的机会,修复了双方原本良好的合作关系。

采写:南都记者 蔡宇晴

编辑:蔡宇晴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