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刘益帆 据外媒报道,2月29日,知名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因肺癌去世,享年76岁。大卫·波德维尔一生共撰写、合写和编辑了约22本著作,他的《电影艺术》《电影世界史》《电影诗学》《香港电影王国》等书影响过不少电影从业者和爱好者。
大卫·波德维尔生于1947年7月23日,他于1969年获得艺术学士学位,1971年获得爱荷华大学艺术学硕士学位,1974年获得该校博士学位。他生前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传播学院退休名誉教授,曾担任法国电影资料馆的顾问。
其学术成果颇丰,研究涉猎广泛,包括电影诗学、电影叙事学、认知心理学、电影史研究、新形式主义、电影风格学、地区电影研究以及诸多导演个案研究。其中,电影诗学、电影叙事学以及认知心理学是波德维尔构建其理论大厦的三大支柱。其中电影诗学是他建树和争议最大的领域。
在他的代表作《电影诗学》中,波德维尔认为,电影就是创造存在于历史语境中的东西,而目的是产生确定的效果。波德维尔从这一核心主题出发,针对电影出于其电影的目的如何引导并改造文化和跨文化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全面理解的方法。波德维尔在《电影诗学》中引入 “历史” 的维 度,指出诗学可以通过重建历史语境来同时揭 示规范之间的变化与连续,这些作品是如何适 应一种传统,又是怎样重复、修改或抛弃前人的传统。
大卫·波德维尔对亚洲电影有浓厚兴趣,他曾专门为香港电影撰写了《香港电影王国》一书,属于较早期西方学者研究香港电影的经典著作,书中将香港电影特色形容为“尽皆过火、尽是癫狂”,这一判断启发一代香港电影人和港片迷。大卫·波德维尔认为香港电影使用了很多电影艺术的技法,比如快速剪接、镜头内的精巧调动等等。他认为这些技艺是香港电影成功的秘诀。相对于剧情缜密和逻辑性,香港电影更注重人物的塑造。很多香港电影剧情的上逻辑性并不十分严密,但电影实在塑造了太过精彩的人物。通过人物来推动故事,表达思想,人物成为故事的灵魂。本书译本目前有港版和内地版,内地版名为《香港电影的秘密》。
大卫·波德维尔去世后,他生前任教的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发表了长文以示悼念。众多知名影评人如《纽约客》影评人Richard Brody也有发文悼念大卫·波德维尔的离世。
编辑:彭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