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魏凯 3月5日上午,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深圳监管局联合召开全省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调度会。会议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省内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取得良好开局,截至3月4日,已有20个城市提出“白名单”项目,目前已有近40个项目获得融资43亿元,民营和混合所有制企业获得融资贷款数占了总量的86.6%。。
本次会议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勇主持并讲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裴光和深圳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包祖明出席会议,裴光代表金融监管部门讲话。
工行、农行、建行等6家大型银行广东省分行,招行、广发、平安等12家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广州银行、广东省联社、广州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负责同志和授信审批部门负责人,保利发展、越秀地产、万科、碧桂园等房地产企业的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是贯彻落实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的重要举措,是破解当前房地产融资困境的有力抓手,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大创新,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要加强组织动员,指导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真实、准确地申报资金需求;健全筛选制度,建立由住房城乡建设、金融监管等部门、商业银行、专业性机构共同组成的专班,专门负责“白名单”项目筛选,金融机构靠前审批,缩短工作流程;加快信息反馈,形成融资需求“推送-反馈”的工作闭环;加强资金监管,形成贷款“发放-使用-偿还”的工作闭环。
会议要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辖内各监管分局要落实协同推动责任,主动融入协调机制各项工作,加强协调联动,在推送项目审核、反馈卡点堵点、联合调度通报等工作上形成有效合力;适时指导辖属机构准确把握政策,切实转变观念,体现责任担当,对履职不到位、融资对接进度缓慢、习惯推诿塞责的机构,采取监管约谈等审慎监管措施。
商业银行要落实融资对接责任,建立与机制要求相适应的审贷制度;落实好信贷资金闭环管理,在借款合同中明确要求房企指定专门的资金回笼账户;勤勉尽责,主办行要承担起项目对接、问题反馈、融资落地、数据填报等牵头责任;辖内法人机构要抓紧明确对分支机构和基层人员的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条件。
房地产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梳理项目情况,真实、准确地向城市协调机制报送项目关键信息,主动对接商业银行,明确主办行;及时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尤其是资金管理模式,自觉对项目资金进行封闭管理,确保用于工程项目建设;督促各城市公司、项目公司主动对接当地城市政府,确保相关融资需求尽快落地;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
编辑: 魏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