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传闻的“靴子”终于落地。3月初,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纪委工作报告,其中提及,严肃查处了闫冰竹等市管正局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
闫冰竹正是北京银行的关键人物,他曾掌舵这家银行超20年。公开资料显示,北京银行的前身是北京市90家城市信用社。闫冰竹在1996年组建北京银行并担任党组书记,首任行长,2002年起担任北京银行首任董事长,2017年2月到龄退休,直到此番落马通报。
闫冰竹(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城市商业银行“头雁”,北京银行资产规模超过3.6万亿元,在城商行阵营排名第一,紧随其后分别是江苏银行与上海银行。不过,上述差距在逐渐缩小
实际上,走过近30年历程的“一哥”也有惊心动魄之时。据媒体报道,1998年,原中关村城市信用社严重违法账外经营案件彻底暴露,案件发生额高达239亿元,最终造成损失67亿元,把当时资本金只有10亿元、总资产只有200多亿元的北京城市合作银行(北京银行前身)推到了存亡边缘。不过,经过长达10年核销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危机逐步化解。
作为该行首任董事长,闫冰竹此次被查,距离其辞任已7年之久。
现任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来自监管系统。2022年3月,时任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霍学文出任该行董事长。从履历看,霍学文非常熟悉经济金融工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霍学文在北京金融局工作时间达13年。据了解,工作期间,他在完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体系、支持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促进北京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建树颇多。
霍学文(图片来自网络)
彼时,监管“老兵”执掌这家规模最大的地方城商行,也释放了更多信号。
进与退,成为这家银行的一个重要标签。近年来,从业绩数据看,北京银行资产规模、盈利指标一直向前迈进的同时,也面临营收增长乏力甚至后退的困境。
梳理其历年财报,2019年-2023年三季度,北京银行的营收增长分别为13.77%、1.85%、3.07%、0和-3.21%,增速显现了一条“长滑坡”。2019年至2023年年中,北京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1.45%、10.65%、10.29%、9.6%、5.79%。
最新财报更为明显。去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97.39亿元,同比下降3.21%;归母净利润202.33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同比更是减少了6.43%。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资产规模为3.6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其中贷款总额(1.99万亿元)增长14.38%;不良贷款率为1.33%,较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从合规内控维度看,罚单频频也值得留意。去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北京银行因“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收费政策执行及整改不到位;房地产类业务违规”等十四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责令改正,并罚款合计4830万元。据记者观察,这样的大手笔罚单在城商行阵营不多见。去年初,北京银行因10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罚款330万元。去年6月,该行衢州分行因存在5项违法违规,被罚款145万元。
图片来自北京银行官网
面对“进与退”,考验的是“变与不变”。记者注意到,霍学文掌舵两年来,不断对北京银行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优化。在2023年三季报业绩发布会上,霍学文宣布,该行刚完成了零售条线的组织架构调整。今年2月底,北京银行2024年第一次董事会召开,在霍学文的主持下,通过了一项事关1.8万名员工的议案——《关于优化调整总行有关部门设置的议案》。值得一提的是,与组织架构调整相适应,北京银行启动了数字化转型“新三大战役”,以“大零售-大运营-大科技”为核心。
金融科技是霍学文颇为推崇的转型利器。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目前在全球领先的。下一步以AI为主要标志的金融科技,将助力中国实现换道超车。他还认为,在大财富管理时代,商业银行想抓住时代机遇,一个必要动作就是“增强数字化的内生驱动力”。
金融转型升级的革新潮流之下,这家传统商业银行将何去何从?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在今年1月初的第四届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霍学文阐述称,新经济重构新市场,引领金融转型升级的新变革。北京银行将打造“新经济时代的新商业银行”,为新经济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并由此抛出三个路径: 陪伴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生态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大会上,为了彰显态度,他还有一句名言:“北京银行总部与北交所距离仅百米,要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直通北交所这最后100米。”
在高手环伺、同业追赶、同质业务加剧的城商行赛道,如何保住“一哥”地位,在新经济新市场的语境下打磨“新金融”逻辑,是这位监管“老兵”的持续之考。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编辑:卢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湾财聚焦| 中小银行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