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娅代表:降低生师比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师津贴标准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4-03-08 22:30
图片

两会·建言

南都讯 记者吕虹 发自北京 近年来,国家在优化教师队伍管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有力促进了教师队伍发展。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也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一直关注的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她提交建议,呼吁降低中小学生师比,减轻教师负担,保障学校高质量育人。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据教育部网站

作为长期深耕教育一线的校长,刘希娅在调研中发现,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中小学的生师比过高,导致教师负担较重,教研时间、培训时间和个性化培养辅导学生的时间比较缺乏,影响育人质量。二是教师津贴标准较低,难以发挥激励作用。近年来,各地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目标,但教师教龄津贴、奖励性津贴标准较低。三是中小学教师入口机制待完善,用人单位缺乏教师招聘环节的话语权,难以选聘到与所设岗位高度匹配的教师。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育人质量,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针对以上问题,刘希娅建议:

首先,降低生师比,减轻教师负担,保障学校高质量育人。一方面,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适当降低小学、初中、高中生师比,使教育经费投入从硬件投入走向内涵投入,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建议根据人口变化,建立动态调整生师比机制,每10年核算优化调整一次生师比。

其次,提高教师津贴标准,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性。一是建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牵头,教育部配合,提高教师教龄津贴。二是建议财政部牵头,提高对骨干教师、名师和特级教师等优秀教师的津贴标准,真正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最后,优化教师入口机制,增加学校在教师招聘中的话语权。一是建议学校教师的聘用、考核和管理,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中小学主导,保障学校用人精准度,提升学校育人质量。二是优化招聘环节,建议将说课或无生试讲环节变为到校有生试讲,以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估应聘者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试讲环节和面试环节的考官中均要有学校选派的教师,以更好地判断其与岗位是否契合。

编辑:梁建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4全景看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