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女企业家是大湾区一张亮丽的名片。3月7日-8日,由深圳市妇女联合会指导,深商会联合党委主办的第五届大湾区木棉论坛在深圳举行。南都湾财社记者看到,论坛上多位来自全国和粤港澳大湾区各行业的女企业家、专家学者等人士围绕科技创新、企业家责任、转型升级、数字赋能消费升级等热点话题,共话女性创业路与新赛道,探寻湾区融合新机遇。
大湾区木棉论坛现场
据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深圳一直是女企业家的“造梦工厂”。不久前胡润百富榜公布2023女企业家TOP50榜单,广东女企业家数量最多,共7位上榜,其中4位来自深圳,分别是立讯精密的王来春、领益智造的曾芳勤、华宝国际的朱林瑶、裕同包装的吴兰兰。
那么,本届大湾区木棉论坛带来哪些关于女性创业的真知灼见?深圳特区第一代女企业家、赢家服饰创始人陈灵梅提醒,做好企业要脚踏实地,需要在四个维度下功夫:一是员工幸福,包括物质精神两方面;二是顾客满意,瞄准解决顾客的痛点;三是企业立根基,就是做品牌,不要急功近利;四是为社会尽职,稳步前进。
“人生不可以重来,就要‘热辣滚烫’。”高力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邓懿君借助当前影视圈热点现象向女企业家抛出建议:“不管是创业也好,打工也好,都应该有一个宏伟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AI、数字化转型等科技话题成为本届木棉论坛的热词。
“女性的温度就是科技的温度。”香港大湾区工商业联合会执行会长、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杜兰从《繁花》《新闻女王》等影视作品为切入口畅谈女性成长。她认为,当下女性要深刻能够理解人工智能时代,大女主时代也即将到来,要学会拥抱通用人工智能的大女主时代。
霖峰投资董事长王秀娥则看好绿色科技产业前景。她认为,深圳要进一步打通相关政策堵点,培育更多绿色金融生态和场景,引导长线资金进入环保科技产业,进一步提升行业规模,更好地助力绿色美丽中国建设。
借助人工智能进行跨界,也是新路径。小米手机研发部负责人李莲建议,跨界会给大家带来认知的改变,也会带来企业商业价值的改变。在AI领域未来会有更多的跨界机会。而在竹云科技董事长兼CEO董宁看来,创业是从0到1的过程,创业者需要韧性,为社会创造价值。创业者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文化趋势,同时也需要关注潜在的市场需求。
文化自信也可能成为女性创新出圈的“商业模式”。苏富比中国区顾问蒋异分享认为,“国潮文化”彰显中国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艺术要有品位和创新,要走向国际化。企业家们要做中国文化的传播人,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贡献。
记者看到,在上述参会的女性企业家共识中,唯有创新驱动才能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那么,“她力量”对于公司治理、风险管控和社会责任等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去年底,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在深圳发布《2023 年中国上市公司女性董事专题报告》显示,女性高管有助于提升公司风险管理和市值管理水平。女性董事比例越高,公司资产负债率、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更注重风险管理与规避;企业投资回报和市场绩效相对较好,更加关注长远利益的保障与实现。
报告还显示,中国上市公司女性董事比例从十年前的10.22%增长至如今的17.91%,获得持续增长。但是总体上女性高管占比仍然偏低,女性企业家或创始人就更少。
对此,站在主办方立场,深商会方面阐释称,希望全面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广大女企业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担当作为。在展现女企业家的奋斗之美同时,为深圳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巾帼力量。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编辑: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