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安全,关乎东莞市民的安全。东莞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去年,全市共发生250起与电动自行车有关的火情。电动自行车的违规停放、违规充电,以及违法改装,都可能埋下火灾隐患。
即日起,南方都市报推出“东莞电动自行车安全之治”专题报道,从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销售端三方面,通过实地走访,了解目前东莞的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在小区、城中村等地停放和充电的问题上仍存在哪些难点,同时窥探市面商家对于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的态度,曝光电动自行车销售源头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维护消费者权益及保障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安全,探索适宜东莞城市发展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之道。
警示:去年250起火情涉及电动自行车
日前,南京雨花台区发生“2·23”火灾事故。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处起火引发,造成15人遇难,再度引起人们对电动自行车安全的关注。
在东莞,电动自行车起火爆炸的事故同样时有发生。据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介绍,2023年东莞共发生250起与电动自行车的有关的火情。
去年4月3日凌晨4时左右,东莞厚街镇厚街社区木棉南路附近一出租屋门外电动自行车突发自燃,波及在旁的17辆电动自行车,虽处理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现场影像资料显示,电动车从冒烟到起火仅用了几秒时间,整辆车瞬间被火焰吞噬。
门外电动自行车突发自燃。
放眼全国,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呈上升态势,相关火情数据更加触目惊心。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较2022年上升17.4%;2022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起,比2021年上升23.4%。消防部门对近年来发生的电动自行车火灾进行梳理发现,电动自行车火灾致人员伤亡的,90%是因为停放在门厅、过道等部位。
据了解,为了获得更长的续航里程、更高的骑行速度,还有一些人喜欢对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电池进行改装,或者重新购置电池替换原装电池。然而,违规更换或改装电动车电池会引发诸多风险。
中国消费者协会、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检中心此前曾发布消费警示,电动自行车起火爆炸事故频发,提醒消费者购买正规产品、要使用原装充电器适度充电、切勿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另据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通报的数据,今年1月,北京市发生电动自行车和电动三轮车火灾33起,其中,因电池故障导致的火灾有30起,这些电池故障大多是违规改装电池造成的。
治理:东莞市地方标准正征求意见
针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实际上东莞一直有所行动。
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东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已明确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消防要求,同时也禁止销售拼装、非法改装和加装的电动自行车。
据东莞消防部门数据,在东莞“两违动态清零”行动中,截至目前仅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隐患就有1582450处,占排查清零隐患总数(2081726处)的76.02%。
消防部门张贴的警示语。
南都记者了解,南京“2·23”火灾事故发生后,东莞市消防支队已迅速行动,结合除患攻坚大整治部署全市夜查专项行动,重点对住宅小区和出租屋电动自行车是否违规停放充电开展集中行动。
2月27日,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上强调,要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摸清全市建筑的采光井情况,研究整改措施,动员物业协会、物业管理企业按照规定管理好电动自行车,落实电动自行车不能进门入户的要求,宣传引导全社会增强有关安全意识。
此前,东莞消防部门在接受南都采访时提到,下一步将与住建、城管、供电、公安等部门制定发布东莞市地方标准《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区域消防安全规范》。
据悉,这部标准规定了全市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的全方面要求,特别是针对市民群众非常关注且经常投诉的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占用住宅小区架空层影响安全疏散、存在火灾隐患等问题进行了回应。目前该标准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探访:“飞线”充电、商家可改装车辆
基于东莞的电动自行车数量庞大,近年来频繁发生火情,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后,南方都市报聚焦东莞电动自行车安全之治,全方位关注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
记者连日走访发现,东莞的老小区普遍面临共享充电位紧张,低楼层住户多“飞线”充电的状况;而城中村同样存在电动自行车入户、“飞线”充电乱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旁的共享智能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却“无人问津”……
常平镇木棆村口,一台电动车正在商铺门口充电。
有自建房居民直接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室内并进行充电,自建房之间的狭窄楼道也停放了不少电动自行车。而在居民小区,则普遍存在电动自行车停放点规划不足的现象,小区的架空层和消防通道也被停放了不少电动自行车……
市面上的电动自行车经销商,同样为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记者经暗访市内多个品牌的电动自行车商铺发现,店家均称可为顾客解码提速,虽然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时速必须小于等于25公里,然而商家声称提速后可达到50、60公里/小时的比比皆是;还有商家主动为有需求的客户提供电池改装服务,“加钱,可以帮你再加装一组电池”……
即日起,南方都市报将从东莞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销售端三方面推出报道,通过实地走访,了解目前东莞的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在小区、城中村等地停放和充电的问题上仍存在哪些难点,同时窥探市面商家对于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的态度,曝光电动自行车销售源头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维护消费者权益及保障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安全,探索适宜东莞城市发展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之道。
统筹:南都记者 黄嘉丰
采写:南都记者 黄嘉丰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
编辑:黄嘉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东莞电动自行车安全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