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第一条开往横琴的公交线:穿越24年见证小岛蝶变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4-03-18 17:05
图片

14路开通早期,王义芳(图左一)与朋友在14路车前合影 ©王义芳 供图

伴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文简称“横琴”)3月1日零时正式封关运行,横琴13条岛内外公交线路今年也迎来分批调整,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14路公交线,其单向取消了“洋环”“横琴大桥南”站,增停于横琴大桥二线通道出岛查验场附近设置的“大桥二线通道南”、“大桥二线通道北”站。

这是珠海通往横琴的第一条,也是20多年前唯一一条开往横琴的公交线路。将时针拨回1999年9月28日,连接珠海与横琴的第一座桥梁——横琴大桥正式通车,隆重的通车剪彩仪式之后,14路公交正式开通。时隔多年,公交车司机王义芳至今仍记得第一次驾驶14路车从香洲区凤凰北出发,“轰隆隆”地一路南下,穿过大桥进入横琴时的情景,沿途的所见所闻,让她顾不上炎炎烈日炙烤下早已湿透的后背,心中只有开拓新线路的欣喜与振奋。

当时的王义芳并未想到自己将从此与14路公交线结缘,一跑就是24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拉着天南海北的乘客进出横琴的过程中,她不仅亲历了进出横琴公交车的历次调整升级,更见证了横琴沧海桑田的发展巨变。

01

一条路线与一座岛屿

清晨,当很多珠海人还在睡梦中,王义芳早已起床,洗漱、吃早饭、准备上班。“二十多年都是这样的,习惯了。”但2024年3月5日那一天,对她来说有些特别。结束早班工作后,王义芳第一次以乘客的身份坐上了14路车。

“当乘客的感觉很不一样,轻松很多。坐在驾驶位置上手握着方向盘,那相当于整车人的生命都在自己手上,责任重大。”王义芳找了一个车厢后部靠窗边的位置坐下说着,眼睛时不时看向窗外。“以前车只能开到这里,再过去就没路了,我经常爬上小山坡看着对面,当时还是一片大海。”路过曾经的横琴总站(现横琴游客服务中心附近)时,她指了指远处说道。

图片

王义芳指着窗外,说起这些年沿途的变化 ©骆嘉怡 摄

就这样,一条线路、一座岛的故事,在王义芳这一趟特别的旅程中缓缓展开。

今年50岁的王义芳,从老家揭阳来珠海生活已有36年。1999年14路线开通那天起,她便驾驶公交车不断地往返珠海与横琴之间,至今已走过了24个春秋。

“14路刚刚开通那会儿,路不好走,坑坑洼洼又很窄,周边杂草丛生。”在王义芳的回忆里,20世纪末以前的横琴不过是珠海南部一个边陲海岛,交通闭塞,人烟稀少,一片寂静与荒凉。

图片

2009年,横琴环岛路上还是一片蕉林绿野 ©横琴在线

与澳门紧邻的横琴,旧有大小横琴二岛。随着过去几十年的填海造陆,大小二岛合二为一,横琴与澳门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两者最近处,只隔着187米的十字门水道。虽与澳门一水之隔,但很多年里,横琴也只是繁华澳门的一个旁观者:一边金碧辉煌,一边蕉林鱼塘。

图片

2009年,濠江两岸还是“一边金碧辉煌,一边蕉林鱼塘”的景色,横琴一侧颇为荒凉 ©横琴在线

城市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公交线路作为城市的血脉,用滚滚向前的车辙印证沿途的发展。

1999年9月28日,连接横琴与珠海南湾的横琴大桥建成通车。同日,14路公交路线也正式开通。“能见证横琴大桥与14路线的诞生,感觉很有意义,”王义芳对通车第一天的景象记忆犹新,“当时的14路一共有10辆车,每一辆的车头都戴上一朵大红花,我还参加了线路开通的剪彩仪式。”

桥通、路通才有发展的新机遇。2000年,连接横琴与澳门的莲花大桥通车启用,它的出现与横琴大桥一起打破了横琴“孤岛”状态。此后的十余年间,横琴挖山填海,修路铺桥,全岛面积从47.6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多平方公里,全岛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铺开,例如建设一批主干道路网,接通市区供水系统,建成超十万伏的变电站,实现了“六通”(桥通、路通、水通、电通、邮通、口岸通),具备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引进、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这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小岛开始改变它原有的运行轨道。

图片

横琴大桥 ©横琴在线

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毗邻澳门的横琴每隔一段时间便受到关注。2009年8月,国务院批复《横琴总体发展规划》,12月,横琴新区正式挂牌,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

2012年,横琴第一个现代化安置房小区横琴新家园竣工,村民们从各处生活不便的村落搬进了现代化的住宅区;2013年,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建成启用,“一国两制”的构想在横琴有了全新实践;2013年,横琴红旗村进行改造,欧式风情的建筑和彩虹风格的民宿取代了陈旧衰败的低矮茅寮;2014年,珠海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正式开业,曾经的荒芜被日渐增多的人气和商机所改变;2014年,全长72.27公里的大动脉环岛路全线竣工,为横琴搭起了环岛道路网络。

图片

横琴如今的交通道路已全面升级 ©横琴在线

2015年,宛如一架竖琴高架于环岛西路之上的横琴二桥正式通车;2018年,穿越马骝洲水道的横琴隧道建成通车;2019年,横琴客运码头进行整体翻新,横琴游客服务中心也正式对外开放;2019年,横琴口岸服务片区发展迅速,近百家澳门企业陆续入驻;2020年,第四代横琴口岸正式开通;2023年,内地第一个为澳门居民专门打造的综合性民生项目——横琴“澳门新街坊”顺利落成;2024年3月1日零时起,横琴全岛正式封关,标志着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新体系迈出关键一步......

图片

如今的横琴高楼林立,生机勃勃,港澳金融企业达数千家 ©横琴在线

十余年间,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根根城市管网从地下纳入、一条条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横琴城市建设有了质的飞跃,整个城区环绕在绿水青山中,逐渐形成“山脉田园、水脉都市”格局。

图片

如今,濠江两岸已是“两边交相辉映、各自相得益彰”的全新面貌

众多变化中,让王义芳印象最深的是横琴环岛路的建成,让14路车告别了崎岖不平、泥泞不堪的小道。“以前的横琴只有一条两车道的小泥路,又没有路灯,我们一到天黑就很害怕。”如今,从横琴大桥进入横琴,环岛东路宽阔又平整,沿路直行可以看见一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区,横琴金融产业服务基地、横琴总部大厦、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横琴码头等地标建筑一一跃入眼帘。

02

一条线路与两地居民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公交线路网络布局也不断优化调整。据统计,截至2024年2月,珠海公交集团在横琴营运的公交线路共29条。其中14路原线路为凤凰北往返横琴,后结合海虹总站和横琴长隆园区的首末站建成启用,延伸至目前首末站为“海虹总站-长隆”。

图片

14路原线路为凤凰北往返横琴 ©珠海巴士情报网

“现在珠海往返横琴的公交线路多了,比如K10、K11、88路、G80等,大家出行更方便了。不过,14路仍是穿越珠海南北部的王牌线路。”王义芳的同事李卫华说。

因连接扬名广场、人民医院、柠溪、富华里、华发商都、湾仔、横琴口岸、长隆等区域和景点,途经香洲区第一小学、紫荆中学,14路的乘客多为老人、学生、游客。据了解,目前14路单程共45个站点,共有18辆车,日均客流量达1.1万,是出行客流量较大的主干线路之一。

图片

14路车的乘客满满当当 ©骆嘉怡 摄

“平常从起点到终点单程一般在110分钟左右,遇到高峰期堵车等特殊情况,时间比较紧,你就能看到司机们跑着上洗手间、跑着去吃饭。”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长线路驾驶对于多数司机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李卫华也在工作中慢慢积攒了经验,“一个来回只喝一杯水,到站后趁着车辆充电的间隙上个洗手间,沿途的公共厕所我都熟门熟路了。”

自2014年起,李卫华便加入了14路公交车的驾驶员队伍。在等待接班的间隙,他一般会去打点热水泡杯茶,然后提前上个厕所,为接下来将近11个小时的工作做好准备。按照惯例,李卫华需要完成车辆充电、各部件检查以及车厢卫生清洁等工作,然后在中午12点52分于海虹总站准时出发。

图片

李卫华为14路车充电 ©骆嘉怡 摄

晚上10点54分,李卫华驾驶14路从长隆发车返回翠微站就可以收班了。“以前我们最后一班车不载客,直接开车回站里。但是长隆园区里有很多上晚班的员工要工作到将近晚上11点,集团便安排我们返程时载他们回家。”李卫华说话间,远处刚从长隆园区里打卡下班的人急匆匆地赶来,他站在车头招呼大家走快一点。

回到翠微站已经将近凌晨12点。像往常一样,关闭车门前,李卫华又仔细检查一遍车厢情况,然后在附近扫了一辆共享单车骑车回家。他笑着说晚上妻子给他做了蒸肉,“回家大概20分钟,我还得吃个宵夜,差不多1点左右睡觉。”而在李卫华入睡的四个半小时之后,王义芳就要准备起床工作了。

14路早晚班的轮转,在寂静的凌晨悄悄完成交接,连接起了珠海和横琴的人们。

03

一条线路与满车情义

2023年7月26日中午,14路粤C00554D车行驶至南屏“北山工业区”巴士站时,车厢内有一女乘客突然晕倒,当班司机黄海华立即开启车辆应急灯并安全停靠,他一边请求车上乘客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按照公交集团培训的急救措施对晕倒的女乘客进行急救。在女乘客症状稍有好转和征得车上乘客同意后,黄海华迅速将车辆开往就近的“明德医院”,为女乘客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这一段暖心的故事,让人性的细碎光芒在十米车厢内微微发亮。

“硬件设施”不断升级、人们乘车素质的提高也让车厢内部成为了一道风景。

“最初的14路是一条巾帼路线,开车的都是女司机。老式的公交车没有空调,挂档又不好操作,整台车只有头顶的一台风扇,动辄满身大汗。”王义芳回忆道,2010年换成液化天然气客车,2015年开始试行并逐步更换为混合动力车,“现在车辆已经更新换代,全部是新能源纯电动车,车上配备了车载监控、空调,更换了全新的座椅,乘客坐着更加安全舒服了。”

图片

如今的14路首末站为“海虹总站-长隆”  ©珠海交通维基网

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乘客素质不断提升,如今,乘客在车厢内吸烟、饮食、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少。据了解,为推动文明出行,珠海公交集团设立了“文明司机”评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司机进行表彰和奖励。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王义芳被评为“广东省安全文明驾驶人”。

这24年来,14路总是风雨无阻地将每一位乘客平安送到站。于王义芳而言,14路车就像她的老朋友。“可以说是彼此陪伴,一起成长。从二十多岁正值青春时就开14路车了,到现在我都快要抱孙子,当奶奶喽。”

3月5日那天,王义芳还拿出手机看了看儿子去年的结婚照,幸福地笑了。当时的14路正穿梭于大街小巷,路上的簕杜鹃成簇成簇绽放,一片嫣红。


采写:通讯员 骆嘉怡 实习生 田书凝 南都记者 杨亮


编辑:杨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