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微文明之星”致敬礼现场,他们这些话温暖人心!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4-03-20 23:24

凡人善举,闪耀文明!3月20日下午,2023年度广东“微文明之星”致敬礼在广州成功举办。在课堂上给表现出色的学生送上手写“加油”小纸条的深圳音乐老师彭佳华、徒手爬墙救援悬空小孩的湛江“托举哥”黄志春以及在餐厅为发病食客实施急救的澳门籍医学生张沁园等十组人物获得本年度广东“微文明之星”的称号。

“在广州,再一次留下我们之间独特的故事”

“视频里的那个女孩子以前很腼腆、很害羞,收到我的小纸条之后,有一天课间,她竟然跟小伙伴跑过来跟我说,‘彭老师,我可以加入你的社团吗’。”在活动现场,深圳市梧桐学校音乐教师彭佳华回忆着当时的场景,忍不住感慨道,“我当时真的好惊喜。” 

彭佳华认为,对于教师而言,微文明就是“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图片

深圳市龙岗区梧桐学校团委书记、音乐教师彭佳华(左)。

2023年4月,一则视频在网络上受到广泛关注。视频中,彭佳华从讲台上分别给两名小学生,递出了一张叠成方块的小纸条,当学生回到座位打开纸条,看到上面的夸奖时,都羞涩地笑了笑。

视频里,那个在音乐课上因为得到老师夸奖笑得羞涩、甜美的小女孩,今天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她叫张珈嘉。当时彭佳华给她的小纸条上写着:真喜欢你笑起来唱歌的样子,真好看!

“这张小纸条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让我变得更加积极,也非常开心。”张珈嘉说,“我想跟彭老师说,在我的学生时代可以遇见您这么一个好老师是我的荣幸,我以后也会做一个像您一样传递温暖的人。”

“今天我问珈嘉,你是不是第一次来广州?她说是。我说那就再一次留下我们之间独特的故事了。”彭佳华说着看向台下的小女孩,两人相视一笑。

“他们说我是英雄,说我儿子是英雄的儿子”

湛江市民黄志春因为一段徒手爬楼后用头支撑悬空小孩的视频,被网友们亲切地称呼为湛江“托举哥”。

2023年9月13日下午,湛江遂溪一名小孩头卡防盗网,身体悬挂在三楼半空,情况十分危急。路过此处的黄志春迅速徒手爬上二楼防盗网,双手交替托举住小孩的双脚,双手无力后,用头继续支撑住小孩,为小孩争取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我觉得作为一个大人,是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个小孩安安全全救下来的。”黄志春表示。

图片

湛江“托举哥”黄志春(左)。

今年39岁的黄志春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他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做了榜样。他在现场还分享了应邀走进孩子所在的学校进行宣讲的经历:

“在学校,我面向学生们讲述这次救人的事情后,那些学生就说我是英雄,是一名英雄爸爸,说我儿子是英雄的儿子,我感到很荣幸。”

“他们的举动让我感受到彼此的尊重和理解”

来到“守望相助,传递温暖”篇章,一场“双向奔赴”的故事温暖了现场所有人。

2023年8月1日,面对酷热的天气,东莞市凤岗镇天堂围警务室值班民警张明利主动邀请在值班室门口台阶休息的环卫工人冯建国、石子收进到调解室休息避暑。休息完后,冯建国、石子收也主动为调解室打扫卫生、关闭空调默默离开。

图片

一场温暖举动“双向奔赴”的东莞民警张明利和环卫工人冯建国、石子收。

谈起当时被民警邀请休息的感受,环卫工人石子收直言:“很高兴,但又怕耽误他们的工作。”休息之余,他们看到调解室有些杂乱,便利落地将屋子收拾干净,“这也是我们分内的工作。”

“等我忙完工作,看到干净的调解室,很惊讶也很暖心。”在致敬礼现场,张明利分享自己当时的心情,“他们的回应让我意识到,彼此之间多一些尊重和理解,社会会更加友爱和温暖。”这件事也一直激励着张明利,让他更加用心用情投入到服务群众的工作中。

“我觉得所有学医的人都有救死扶伤的情怀”

同样因温暖相助的举动受邀到现场接受致敬的,还有在广州上学的澳门籍医学生张沁园。2023年12月24日早上,她在广州珠江新城一家餐厅主动伸出援手,使用海姆利克急救法,及时帮助一名突发意外的就餐男子脱离窒息危险。

图片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研一学生张沁园(右)。

张沁园坦言,学医六七年来,自己也是第一次在医院外遇到这样紧急的突发情况。面对险情,她没有后退,而是冷静地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手法挽救了一条生命,“我觉得所有学医的人都有救死扶伤的情怀。”

生于澳门的张沁园还有着深厚的广东情怀,她认为自己的根在广东,也十分向往广东所拥有的医疗教育资源,因此她选择来到中山大学攻读医学,也立志在广州提升专业能力,将来更积极地回报社会。

“有了‘客家嫂’,村民幸福度更高了”

除了个人的凡人善举闪耀出温暖光芒,来自广州花都梯面镇的“梯面客家嫂”志愿服务队也受邀来到本次“微文明之星”致敬礼接受致敬。这支由173名女队员组成的“娘子军”在当地远近闻名,她们深入基层农村,探访困难群众,关心独居长者。因为每天都是下午5点过后开展帮扶,“乡约5点”也由此成为梯面客家嫂的志愿活动特色品牌。

图片

广州市花都区“梯面客家嫂”巾帼志愿服务队代表吴展红、洪丽英(中)

广州市花都区“梯面客家嫂”党支部书记吴展红在台上分享到,自从“乡约5点”活动开展以来,在梯面镇的各个村和社区,到处都可以看到客家嫂忙碌的身影。“我们的客家嫂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为村民解决一系列的困难,弘扬客家优秀文化,树立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促使梯面镇乡风文明卓有成效。”

“‘客家嫂’用温暖的行动走进了村民的心里,我们长期关爱的独居老人,现在都能随时认出我们队员,也都把我们如子女一样亲切对待!”广州市花都区“梯面客家嫂”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洪丽英补充说到,“自从有了‘客家嫂’队伍,村民幸福度也高了,长者的笑容也多了。”

统筹:邹琳 叶孜文 

采写:南都记者 杨伽 魏志鑫 实习生 章宝怡

视频/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设计:张许君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

编辑:魏志鑫,叶孜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