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文学院成立1周年,助推广东文学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4-03-26 16:33

2023年3月25日,花城文学院正式成立。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出版集团联合广东省作协、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共同创办,花城出版社运营,是广东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落子。

万象更新,春信又至, 2024年3月25日,花城文学院迎来成立1周年的日子。

图片

花城文学院成立1周年海报

据介绍,花城文学院实行“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办院模式,聚拢全国优秀作家资源,深挖粤港澳大湾区丰厚文化资源,书写中国故事,促进海外交流,探索文学精品生产的广东路径,拓展文学边界、凸显文学价值。自成立以来,通过名家签约、打造文学之夜、发布花城文学榜、启动创作项目、举办文学论坛、实现版权运营与孵化等各种形式,吸引了更多文学人才,“新型城市文化空间+多元融合产业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图片

花城文学院签约作家、评论家

“花城”文学品牌肇始于1979年创刊的《花城》《随笔》杂志,引领风气之先,守护精神家园,见证了中国文学乃至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南方的一面文化旗帜。为迎接《花城》创刊45周年,《花城》杂志自2023年起全新改版升级,以“一期一花”的全新面貌,开启绚烂的文学世界,重点推出了新栏目——麦家专栏“弹棉花”,弹心灵之弦,将旧胎翻出新意。2024年,全新推出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李修文专栏、“新女性写作”专栏,以“灼灼之花”的热烈,与写作者一起,共同描绘开放的、多元的,充满生机和可能的文学之城。

花城文学院整合《花城》杂志、花城出版社的资源,进一步打造“花城”文学品牌影响力,由麦家、陈晓明担任首届联席院长,魏微、葛亮、李娟、陈楸帆、蔡崇达、笛安、杨庆祥、陈培浩为首批签约作家、评论家。成立以来,密切跟进签约作家、评论家创作活动进展,《花城》“麦家专栏•弹棉花”专栏反响热烈;《刀尖》《我的阿勒泰》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与图书发行相得益彰;陈楸帆等签约作家的新作即将交付出版;蔡崇达工作室挂牌成立,将以此为基地创作更多精品力作;杨庆祥力主推动的“新南方写作”概念入选“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通过作家们的持续创作、文艺评论的有效引导,将成为真正有效的历史景观,在文学版图中,形成广东文学的有效声音。

图片

《花城》杂志

如今,花城文学院已成为广东极具吸引力的场地,成立至今,已举办承办文学分享、文化共建类活动70余场,接待中央到地方各级宣传文化出版单位等参观调研60余场次。作为文学传播的场域:“有风自南——风行之处有新声”花城文学专题展览持续对外开放,多位文化名家到访交流,人民艺术家王蒙到访并题词“文学与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作为文学交流的平台:举行多元化的交流研讨等文化活动,包括与东莞作家村合作共建、爱奇艺文学与影视研讨论坛、香港新入职教师培训、羊城名校长读书会等,并参与承办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2年度)发布典礼、欧阳山文学奖等活动。

2024年,花城出版社、《花城》杂志、花城文学院联合推出“花城文学课”,每月1讲,邀请名家学者展开讲座、对谈、分享等精彩活动,并在《花城》杂志官方视频号“花城文学课”同步直播,线上线下相结合,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和市民读者参与,逐渐成为花城文学院的特色系列活动。

图片

花城文学院

成立一周年以来,花城文学院已成为文学界高度评价、大众广为赞誉的文化地标,展示了大湾区文学发展前景的勃勃生机,助推广东文学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周宇婷

编辑:许晓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