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眼下,广东省各地不负春光,抢抓农时,南粤大地呈现出一片春耕忙的景象。对于广东来说,粮食生产情况如何?春耕为何如此重要?让数据告诉你。
全省粮食面积超三千万亩
稻谷产量占比超八成
在广东,水稻一般一年种植两季,分别为早稻和晚稻,其中在春耕播种的是早稻。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省粮食面积3344.26万亩,总产量1285.19万吨。分季看,其中春收粮食(对应全国夏粮)产量70.64万吨,同比增长3.0%;早稻产量529.70万吨,同比增长1.8%,早稻实现丰收;秋粮产量684.84万吨,同比下降2.6%。“早稻熟,丰收望”,春耕早稻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分品种看,稻谷产量为1096.89万吨,占比85.35%。此外,薯类、玉米的产量分别为109.88万吨、65.47万吨。
从稻谷产量地市分布情况来看,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23》的数据,2022年茂名、湛江、肇庆、梅州等地市稻谷产量较大,是广东的主要“粮仓”,其中茂名市稻谷产量为全省之最,达133.77万吨。
广东早稻亩产超400公斤
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超2700万亩
据了解,今年广东早稻面积预计在1300万亩。在无人驾驶机械化插秧、无人植保机点播、机械化旱播等智慧农机的助力下,广东春耕提效率降成本,跑出了“加速度”。
从粮食单产来看,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良种良技良法的应用推广,自2021年以来,广东早稻单产基本稳定在400公斤/亩以上。
高标准农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2022年6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广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其中明确了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不低于2720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不低于575万亩的建设目标。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底,广东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2700万亩,连续5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连续5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采写:南都记者卢婉珊
设计:张博
南都政务新闻部出品
编辑:卢婉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读数知“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