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建设银行发布了2023年财报,也一同披露了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信消金”)的业绩情况。据悉,截至2023年末,建信消金的资产总额到了73.08亿元,净资产71.35亿元,净亏损0.65亿元。
成立首年录得亏损
建信消金成立于2023年6月,是国内第31家国内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建信消金由建设银行协同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三者持股比例分别为83.33%、11.11%和5.56%。同时,建信消金也是继中银消金后,第二家由国有四大行控股的消费金融公司。
目前,建信消金注册资本为72亿,位列消费金融行业第三,仅次于蚂蚁消金的230亿以及招联消金的100亿元。
建信消费金融主要经营个人小额消费贷款业务,当前主要运营产品“建信福贷”。该产品是向符合条件的个人客户发放的用于消费的信用贷款产品,贷款金额最高可借20万元,年化利率介于6.96%-23.6%之间,可通过建信消费金融App、中国建设银行App,建行生活App办理。
在建行的公开财报中,建信消金的资产总额到了73.08亿元,净资产71.35亿元,不过却录得净亏损0.65亿元。这也意味着建信消金成立首年录得亏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2023年,建信消金的实际经营时间只有6个月。
从建设银行2023年财报中可以了解到,目前建行对于建信消金的投资余额为60亿,这一部分主要是用于建信消费金融完成工商登记和开业的出资。从建行对子公司的投资情况来看,建信消金60亿的投资余额位列第8,在建行列示的重要子公司中处于中上位置。
业务正蓄势待发
建信消金是最新成立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公司正在建行的支持下积极储备力量。
消费金融公司因为其独特性,无法直接面向公共吸收存款,因此其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股东资金、同业拆借、金融债、ABS和银团贷款等方式。
2023年9月22日,建信消金发布公告称,完成4笔与建设银行的同业定期存放关联交易,单笔金额分别为10亿元、10亿元、5亿元、5亿元,分别占公司上季末资本净额的13.89%、13.89%、6.95%、6.95%。
2023年11月24日,建信消金再度发布公告称,与建设银行发生2笔同业定期存放关联交易,单笔金额分别为7亿元、3亿元,分别占公司上季末资本净额的9.76%、4.18%。
也就是说,在2023年,建信消金累计从建行获得了48亿同业存款,为后续信贷业务打下了扎实积蓄。
在资金储备之外,建行也在持续向建信消金输出人才。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刚刚核准了李晓明建信消费金融副总裁的任职资格。而李晓明正是来自于建设银行。
此外,据媒体报道,建信消金董事长童学锋曾任建设银行总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资深经理、副总经理;总裁李建峰,曾任建设银行总行个人金融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副总经理;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李爽,此前曾在建行总行、建行北京分行任职。
2024年1月,建信消金还披露超过30份的采购公告,包括委外催收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财务系统,征信类外部数据服务等,涵盖系统搭建、营销推广、风险验证等业务环节。合作服务商的进一步扩容有利于建信消金开拓市场。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吴鸿森
编辑:吴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