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南沙黄阁“麒乐融融”新乡村示范带首个民宿——“喜巢”民宿迎来试业。
“喜巢”民宿位于黄阁四大村(莲溪、东里、大井、大塘)的中心点,原本这里一层是黄阁中心市场,二、三层是大型超市。随着新鸿基市场启用,这栋楼龄30多年、四层楼高、占地1200平方米的旧楼房被丢空多时,直到“85后”青年曹劲文租下这栋旧楼,并在今年完成“爆改”,将其变为集民宿、咖啡馆、桌球于一身的“喜巢”。
“喜巢”民宿内部。
“喜巢”落于百年古街
黄阁镇的麒龙路有着镇上最古老的天后庙,正对着两侧都是古迹祠堂的黄阁古街。八百年前,黄阁先祖迁至此处定居后繁衍至今,生生不息。如今,在这条古街上,目之所及的有古祠堂、民国建筑东里红楼、供销社、带有俄罗斯风格的骑楼,也有风格各异的居民新房。“喜巢”也落户于此。
在街边林立的招牌中找到“喜巢”,共有四层。经过一条环绕着黄色环形灯带的走廊,拾级而上到二楼,便看到一株香气满溢的桂花树“长”在中庭,将空间一分为二,一边是咖啡室和桌球室,另一边是棋牌室。午后,镇上的年轻人们相约而来,靠着街边窗台喝咖啡聊天,聊累了来一局斯诺克,玩一场桌游。
走上三楼,一幅三十米长的“天书”从四楼天台盘旋贯穿两个楼层,“天书”上写满民宿主理人喜爱的古诗词。围绕着“天书”和“天井”的两株松树,12间客房围拢在一起。推开房门,“工业风”的墙壁、舒适的大床、精致的茶具茶叶构建起大气的空间氛围。
一幅三十米长的“天书”从四楼天台盘旋贯穿两个楼层。
四楼的天台是一个开放空间,可以眺望到天际线,山景绵延。
四楼的天台是一个开放空间,有秋千、长桌,可以眺望到天际线,山景绵延,楼房相接,美景自成。
老板举家搬迁南沙
“我们试业半个月来,八成以上住客都是来出差开会的商业客,不是我们原来设想的游客群体。”曹劲文介绍着他的第一个“意外发现”。
他们原先设计好,在游客入住时先递上湿毛巾和红茶,在询问游客的计划和喜好时推荐一些美景美食路线,提供一些游玩时的地图、防蚊水等,但大多数时间没派上用途。这让曹劲文有些“泄气”:“民宿和酒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非模式化的客房和服务,住客有兴趣的话能自己去发掘一些硬装、软装上的细节惊喜,也可以和主理人、员工聊天,在这里还能和本地年轻人一起喝咖啡,更有人情味,更能在当地‘沉浸式’旅行。”
“喜巢”民宿房间。
这不是曹劲文开的首家民宿,他们之前在肇庆七星岩周边开了一家业内小有名气的民宿。“黄阁和七星岩的风味完全不同,因此建造和经营的理念也不一样。我并不想再复制自己的经验。”他说。
2018年,曹劲文来到黄阁,几经思考后将这栋旧楼长租下来,本来想着重开镇中心市场,但社区超市的兴起让这个市场没有料想的那样受欢迎。经过疫情三年的冲击,曹劲文决定做自己了解的、喜欢的,于是从去年开始,他陆续投入近800万元,“爆改”三十多年楼龄旧楼。“这比新建一栋楼还贵,因为以前的楼有很多承重柱,空间不规整,每根柱子里的钢筋都有不同程度老化生锈,我们要剥开除锈,再一层层修复、设计、翻新。”他称。
今年,曹劲文将自己的投资公司也搬到了南沙,全家跟着他在南沙定居。“南沙是一个充满未来的城市,可以给年轻人很大的发展空间。”他谈到,黄阁镇正在建设“麒乐融融”新乡村示范带,理念先进、商业逻辑好,自己很高兴能参与其中。除了这间民宿,他还计划再申请一个规模更大的民宿新项目,全力支持示范带建设。
黄阁镇“麒乐融融”新乡村示范带项目总投资约1.45亿元,全长约20.1公里,将通过一条动线串联5条乡村和八大亮点,构建起有机农场、网红营地、夜游体验、数字乡村、品牌文创、活力长廊等六大业态板块。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罗瑞娴 史欣
图片:通讯员提供
编辑:莫郅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