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4月2日,公安部发布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护企优商”十大事例,其中广州公安经侦部门入选。
据悉, 2023年,广州公安经侦部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便民利企,全力推动服务企业和优化营商环境,建立警企联动绿色通道,组建专业服务团队,解决企业困难诉求;联合工商、税务及行业协会等部门,形成刑事、行政、行业、企业多维度共建共治新模式;走访排查风险企业5600多家,指导企业合规经营;开展卫企行动,严厉打击侵害企业权益的经济犯罪,追赃挽损34.73亿元;严格落实异地办案协作“六个严禁”和禁止逐利执法“七项规定”,防止逐利性执法、不规范执法;清理涉企积案48宗;开展法律宣讲,帮助企业预防内部风险和外部侵害。
除广州公安经侦部门之外,此次北京、上海、浙江等经侦部门也入选十大事例。南都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相继出台一系列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经侦部门坚持严打犯罪、规范执法、平等保护、主动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尤其对涉企突出犯罪零容忍,近年来持续加大对系列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严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和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等企业内部人员犯罪的打击力度,破获一批融资类、加盟类、租赁类系列合同诈骗案件,打掉一批以民营企业为主要侵害对象的职业犯罪团伙,重点打击利用企业漏洞、监守自盗侵占企业财产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以及商业贿赂等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犯罪,推进民企腐败整治。重拳打击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串通投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犯罪,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经营秩序。
今年年初,公安部经侦局推出《公安经侦部门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在方便企业报案、强化权益保护、规范执法行为、开展法治宣传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具体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公安部与最高检联合印发新修订的经济犯罪案件立案追诉标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此外,公安部经侦局出台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工作意见,防止刑事执法介入经济纠纷,指导各地加强经济犯罪案件受案中心建设,多地设立运行经济犯罪案件受案中心,出台建立健全经侦系统案管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推动全面建成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实体化、规范化、体系化运行的案管工作机制,对侦办工作全要素、全方位、全流程的统筹管理,全面提升经侦执法办案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公安经侦部门还连续多年组织开展违规冻结账户资金问题专项治理,集中排查纠正不规范冻结行为,并纳入执法质量考核持续监督跟进,确保及时清理到位。
公安部经侦局推进建设“经济犯罪案件执法监督平台”,借助大数据思维和手段,实现对全国经侦执法办案活动的监测预警、核查纠错等功能,及时纠正违规冻结、违规异地办案等问题。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