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形成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科技创新“开放枢纽”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4-04-08 17:20

4月8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走进各区举办发布会、组织媒体到各区开展调研行的第一站来到首善之区福田。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江涛介绍福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情况,去年福田区GDP突破5700亿元,社消零19年全市第一,形成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今年福田将全力推进河套合作区提速建设巩固金融、科创、时尚三大产业,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图片

2023年:人均GDP36.5万元,形成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周江涛介绍,2023年,福田区全面落实省委“1310”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五个中心”建设,稳住了经济发展基本盘,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过去一年,福田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700亿元,人均GDP36.5万元、达到了世界发达经济体水平。传统优势领域持续巩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4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0亿元、连续19年位居全市第一,进出口总额超7800亿元、连续24年稳居全省外贸第一区。

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去年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95.2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586.91亿元,是2019年的2倍,工业占GDP比重从2019年的3.9%提升到了2023年的7.9%,实现了翻番。企业信心不断增强,全年落地优质项目119个、增长超过了92%,新设外资企业2231家、占全市比重接近三成、增长107.34%,实际利用外资25.81亿美元、增长81%、是2019年的近4倍,新登记商事主体数量突破了7万户,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福田的创新活力也在不断激发,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独角兽”企业数量三年翻两番,形成了新能源、智能终端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55亿元,较2019年增长76.3%,成为福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福田区也始终坚持民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正式落户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全线贯通梅林山-银湖山生态断点,梅林山和银湖山28年后再“牵手”,梅林山公园—银湖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莲花山公园实现了“五园连通”,成为众多市民群众休闲徒步的热门选择。

此外,福田区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补助从1333元提高到了6000元,以全市4%的面积提供了10%的义务教育学位,千人病床位数全市第一;新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超过1.5万套,约为2021年、2022年的2倍,三年共完成32912套,提前完成了原定“十四五”规划2.3万套的目标。

 

2024年:河套合作区再提速,巩固三大优势产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福田区将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更好服务和支撑全省、全市发展大局。

首先,福田区将全力推进河套合作区提速建设。今福田区将携手河套发展署认真落实好河套《发展规划》,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福田区也将抢抓河套《发展规划》发布实施这一重大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福田从制造业“开放窗口”转向科技创新“开放枢纽”,实现中心城区战略地位“再升级”、城区功能“再转型”。

其次,福田区将着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金融大区、商贸强区、总部集聚区”的优势,不断巩固金融、科创、时尚三大产业,瞄准人工智能、新能源、低空经济等产业风口,做大做强“8+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再则,福田区将全面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加快推进低效用地盘整和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调整,以“物业城市”改革为抓手,持续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最后,福田区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市民,福田区将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财政资金投入,加快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开展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和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6000套以上、供应分配5000套以上,尽最大努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在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

编辑:张馨怡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