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后,广州要在更高起点、以更大魄力“走前列、挑大梁、作贡献”。作为全球企业投资中国的重要目的地,广州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
4月8—9日,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在广州举办。投资年会是广州招商引资活动的“金字招牌”,除主会场外,各区也结合自身特色举办了平行分会,透露了外资招商、外资利用的重点和发力方向。
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2023年广州市实际外资483.22亿元,占广东省比重30.4%、占全国比重4.3%。2024年1-2月,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00家,增长56.7%。在部署接下来的外资保稳提质工作时,广州指出,要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并点名南沙自贸试验区、广州开发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和资源要素集聚优势,引进和留住优质外资。
在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南沙专场活动上,落实《南沙意见》的第一批应用场景清单正式发布,涉及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海洋科技、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智慧交通等领域,共计15个应用场景。另外,总投资额超2000亿元的60个新项目一次性签约落地。
数据显示,2023年,南沙新签约、动工项目总投资额超5500亿元,累计引进世界500强项目超270个,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核中排名第7。今年,南沙将谋划建设宜商的发展空间,集中力量建设23平方公里的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三个先行启动区,加速形成“一港(国际航运服务港)、三岛(金融岛、科学岛、文化岛)、三谷(生物谷、数字谷、健康谷)、多园(国际汽车产业园、智造产业园、海洋科技产业园等)”的产业载体布局;同时,通过整租、改造、新建等形式,力争两年内提供超20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
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南沙专场活动。
借投资大会召开之机,2024全球独角兽CEO大会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举行。作为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截至2023年,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已累计有135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企业(项目)320个,其中包括78家外资世界500强企业设立企业(项目)179个。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三城一岛”战略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加坡分会场上,广州向新加坡企业发出投资邀请,期待共同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及其他新兴产业。
4月9日,《2024全球独角兽榜单》正式发布。
强化重点产业发展
在谈到外资“稳量提质”时,广州强调要继续围绕目标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在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开拓外资新增长点,推动外资持续深耕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
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天河平行分会上,天河区最新发布了现代都市工业“政策大礼包”。新出炉的政策聚焦能源供应、都市消费、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四个细分领域,在落户发展过程中对企业降成本、提能级均有支持,最高奖励达8000万元。今年,天河还将重点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突出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东分院作用,发挥中望龙腾、赛意等企业领先优势,全面提升“双跨”服务能力,赋能全市制造业降本增效、协同发展。
花都则在平行分会上宣布要规划建设规模达5000亩的汽车文化主题公园。目前,广州已赋予花都“广州北部增长极”的战略定位,构建“一核两带、双轴三廊”的空间结构。近年来,花都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推动汽车产业发展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发展。正是依托这样的汽车工业优势,花都具备了建设汽车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根据规划,汽车主题公园将建设包括汽车品牌体验中心、汽车电影乐园、汽车博物馆、电子竞技、汽车竞赛、检验检测、汽车旅馆、创意设计等合作项目。当天,花都区政府还新签约45个招商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近750亿元,其中低空经济类项目有10个。
广州已赋予花都“广州北部增长极”的战略定位。
同一天,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白云区分会场也签约了30宗投资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519亿元,涉及生物医药、现代都市农业、新能源、美丽健康、现代都市消费等产业,其中新能源产业项目比较重大,共有10家。会上还发布了《白云区促进招商引资企业发展若干办法》(简称《办法》)。其中《办法》对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最高给予5000万的奖励。据悉,目前白云区正依托交通便利的枢纽优势、链条完整的产业基础、临床资源丰富的产业支撑,全力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加大新消费、城市更新引资力度
为了巩固外资基本盘,广州市亦提出在部分区域加大金融业、新消费、城市更新等引资力度。
在第十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越秀区平行分会场,该区强调将持续优化“一横三纵三片”总体空间布局,推动广州站片区5个种子地块率先突破,优化广州东站—广州站—白云站铁路沿线环境,加快环市东、五羊新城片区更新规划落地,打造越秀未来发展三大引擎,形成吸聚全球要素资源强大磁场。
作为广州市中心城区,越秀将目标瞄向了“高能级国际大都市核心区”。当天大会签约了8个重大项目。据悉,今年,该区将大力开展主导产业提升行动,聚焦10条现代产业链,壮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队伍,全年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全力做强现代商贸业、现代服务业、生命健康产业3个规模能级超千亿产业集群,为越秀高质量发展聚势蓄能。
同样是广州传统核心区的荔湾,在平行分会也签约了12个重大产业项目,协议年达产值超520亿元,涵盖新商贸、生物医药与健康、激光与增材制造、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行业。
目前,荔湾区推出了产业载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已有立白中心、和业广场、西门口广场、荔胜广场等甲级以上写字楼以及广州国际医药港、岭南V谷、1906科技园、珠江钢琴创梦园、立白科技园等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力争2024年建成各类载体39个、面积170万平方米,未来三年建设产业载体600万平方米,包括200万平方米标准工业厂房、200万平方米商务办公空间、100万平方米高端商业载体、100万平方米老旧物业改造,将为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伊晓霞 莫郅骅 张德威 夏嘉雯 陈卓睿 蒋臻 王美苏 李竹
摄影:南都记者 徐杰 冯宙锋
编辑:伊晓霞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州观察|南都视角,解码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