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常规体检中,都有关于幽门螺杆菌(Hp)检验,而检查者看到结果显示“阳性”,大多数人会感到紧张。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引起哪些疾病?哪些人需要根除?
4月10日下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地区消化疾病质控中心、广州市医师协会、广州市医学会联合发布了《广州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监测报告及根除治疗建议(2024)》(下称《报告》),系统总结了广州地区幽门螺杆菌(Hp)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切实可行的诊治策略。
广州市医学会会长唐小平教授表示,广州此次在全国率先权威发布首个城市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报告,或为幽门螺杆菌防治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将大幅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广州Hp患者抗生素耐药低
作为常见的消化道致病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时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主发布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贾林教授介绍,研究发现,与其他大型城市不同,广州呈现幽门螺杆菌相对低耐药率的特点,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克拉霉素耐药率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容易根除,这或与广州人爱好凉茶和中药治疗等岭南文化传统有关。
广东凉茶无处不在,老广“小病饮凉茶,大病揾医生”的习惯,或避免了自行使用抗生素的滥用风险,使得广州地区患者出现抗生素耐药低的好现象。
这三类人建议“治幽”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类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由于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传播能力,被称为“超级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胃癌和一些胃外疾病的发生也与它有关。
“有人认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会得胃癌,这是不对的。”贾林教授表示,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感染、环境和遗传因素等,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唯一确定的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性病原体,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致病作用,所以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致癌因子。
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是预防胃癌最重要的手段,哪些人需要治疗?贾林表示,如果感染者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早饱、上腹不适、嗳气、反酸等),或进一步抽血做胃功能检查有异常,或胃癌一级亲属、胃大切术后以及胃镜检查有异常(如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息肉、胃粘膜萎缩和/或肠化生等),符合这三种情况之一的都建议做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
医生呼吁规范抗生素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显示,在1417个抗生素耐药病例中,“甲硝唑”耐药率高达91%。
图据《⼴州Hp抗⽣素耐药监测报告(2024)》。
对此贾林提出,根除疗效与Hp抗生素敏感性和患者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基因多态性类型、依从性、生活习惯以及卫生环境等因素有关,建议采用基于Hp药敏的个性化精准根除疗法,如使用阿莫西林(耐药率0.5%,需青霉素皮试),克拉霉素(耐药率19.5%)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30.2%),摒弃甲硝唑。
对于难治性Hp根除或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高耐药地区,则适用呋喃唑酮(耐药率为0.7%),但要注意蚕豆病(G-6PD缺乏)患者忌用。此外,多次根除失败的患者,考虑Hp球形变,贾林建议停药3-6个月再行精准根除。
贾林团队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精准根除新疗法为使用铋剂+PPIs+敏感抗生素三联疗法,或含阿莫西林的高剂量双联方案(HDDT),疗程为14天。他建议广大医生和市民发扬岭南中医药文化和规范抗生素使用,尤其要避免克拉霉素和沙星类抗生素滥用,此外还要规范养殖从业者的抗生素使用。
知多D
据了解,1982年,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马歇尔Marshall和Warren从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并于200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潘百思教授、李瑜元教授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开始了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李瑜元教授获批首个国家新技术推广项目“HP的规范化诊治”。
作为《中国Hp根除与胃癌防控专家共识(2019)》和《体检人群Hp血清学检测专家共识(2022)》制订专家组成员,在贾林教授牵头下,2022年9月,经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李兆申院士批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首批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全国门诊示范中心,率先在广东医院常规开展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药敏检测-精准根除新技术,指导广州地区基层医院的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魏星 吴丽婷 杨润华
编辑: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