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效提高18倍+成本省一半,广州将全市推广无人机造林应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4-04-16 22:06
图片

“清空场地,准备起飞!”随着现场工作人员的一声指令,一架大型四轴无人机在广州市花都区芙蓉峰公园的停机坪腾空而起,携带着40公斤化肥飞往附近山头的作业地点。

4月16日上午,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花都区举办了2024 年无人机造林应用现场观摩会,推广无人机在山地造林中的应用。南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利用无人机助力提升造林绿化效率,加快推进造林绿化。

截至目前,广州市已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1.89万亩,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未来还将持续推广无人机在全市植树造林中的应用。

图片

2024年4月16日上午,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花都区举办2024 年无人机造林应用现场观摩会,推广无人机在山地造林中的应用。

 

解决山地造林二次运输难题

无人机应用可提高工效约18

长久以来,山地造林受制于苗木和化肥的二次运输,山路狭窄、多弯、坡度陡,危险系数大,运输成本高。受地形影响车辆无法直达,传统靠人力搬运苗木和化肥,效率低、运输周期长,遇降雨天导致地面湿滑,安全无法保障,严重时甚至影响工期。

针对造林运输成本高、耗时长、安全隐患大等问题,今春以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花都、从化等区开展试点工作,积极组织、指导花都、从化等区根据不同地形,制定山地造林无人机应用方案,着力培训无人机操作手,运用无人机运输苗木和化肥,彻底解决山地造林二次运输的难题。

图片

无人机携带一筐筐树苗飞向造林作业区。

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袋将要运送到造林作业现场的化肥就重达40公斤,仅仅在平地搬动这袋化肥需要耗费不少的体力;一筐树苗连同附着在根系上的土壤也有数十公斤之重,翻山越岭到达作业地点的运输难度更是只增不减。

“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去到一些偏远的(作业)地方,人力成本还有经济成本都非常的高,而且耗时。如果运用无人机运送树苗、肥料以及其他生产工具,可以大大节约人力资源,降低经济成本。”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分局副局长王栋认为,对比人力运输,无人机运输优势明显。

图片

无人机正在吊运一袋40公斤重的化肥。

那么,无人机运输的优势是如何体现的?广州市花都区林业管理中心工程师徐胜刚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人每次大约可以运输10株树苗,而一架无人机单趟可以运输大约25株,且来回速度更快。“人的体能有限,一天只能运送两趟,但只要有足够的备用电池,无人机一天可以来回很多趟。”徐胜刚说。

数据显示,无人机的应用可以使工效提高约18倍,节约成本50%,同时还能减少对苗木的二次损伤,有效缩短工期,降低安全风险。目前,广州市共运用无人机运输苗木约40万株、肥料约200吨,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未来将全市推广无人机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机不仅仅只有运输的功能,其在空中更是能以“天眼”视角助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

王栋表示,无人机能搭载高清相机、多光谱传感器以及激光雷达等设备,可以在飞行过程中采集林业空间数据,后台再用专业的软件生成平面图或模型,实现对现场施工的全流程全方位监管,保障项目能够按时按图保质完成。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蔡胜在会上表示,林业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想载体,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因此要加大林业行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对此,蔡胜提出要聚焦无人机赋能、林机装备等领域,加快林业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全力打造广州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图片

无人机将树苗运至造林作业区。

据悉,下一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将持续推广无人机在全市植树造林中的应用,进一步用新质生产力助力林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广州增绿添彩。

南都记者还了解到,开春以来,广州市春季造林进度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截至4月12日,全市已完成森林质量优化提升任务11.89万亩。

蔡胜表示,要加强科技支撑,科学选择树种,因地制宜选择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珍贵树种和经济树种,不断提高造林质量和造林水平;把好种苗质量关,加强苗木全流程管理,确保良种壮苗上山造林。要高质量开展造林施工,强化造林全过程质量监管,做好造林、抚育工程施工现场和经营的全周期管理,全面提升造林质量,要坚持管护并重,提高苗木成活率,确保栽一片、成一片。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通讯员:林园轩

编辑:陈卓睿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陈卓睿3441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