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平椅、铺睡垫……深圳今年200所学校将推行午休"躺睡"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4-04-18 09:50

今年将新增各类基础教育学位17万个、第一季度有50所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舒心躺睡”……4月16日,深圳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赴福田区、南山区,围绕深圳市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开展监督性视察,透露了很多关于深圳基础教育的“大礼包”。

其中,家长们最关注的“午休”问题,也有了更令人期待的进展。据悉,今年,深圳全年计划推动全市200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含校区)实现在校午休学生“舒心躺睡”,一季度已有50所学校实现既定目标。


深圳已有50所学校实现学生午休高质量“躺平睡”

不用趴着午休!课桌椅“变身”午休椅、空教室铺午休垫、储物柜藏着午休床……为了让更多孩子实现“躺睡”,深圳市各中小学在推行午休工作时各显神通。

在深圳中学梅香学校和育才实验学校,这一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梅香学校的孩子们午休时把自己的椅子放平,就可以躺下睡觉,而育才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则是在午休时前往空置的教室,铺开睡垫即可躺睡。

图片

育才实验学校利用空置教室当午休室,学生铺开睡垫即可躺睡

图片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大冲学校,午休课桌椅

图片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午休课桌椅

图片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折叠式午休床

据介绍,为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优质校内午休服务,提高学生午休质量,市教育局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午休“舒心躺睡”工作。

2023年6月,市教育局先后印发《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午休设备设施配置工作的通知》《深圳市中小学校午休设备设施配置指引》等文件。2024年2月,市教育局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申请《中小学午休设备设施规范》地方标准的立项已获批,并联合市委健康委员会召开中小学午休设备设施地方标准制定专题研讨论证会,将“舒心躺睡”工程的硬件设施落到实处。

统计显示,当前已有847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区)提供校内午餐午休服务,惠及学生约81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的54%。2024年第一季度已完成50所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午休躺睡服务。全年拟推动全市200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区)在校午休学生实现“舒心躺睡”,逐步提升全市中小学生午休质量。


推广“躺平睡”仍受桌椅报废年限限制

政协委员建议采用捐赠、调拨等方式分批处理,让更多孩子早日受惠

但教育部门发现,要让学生们“舒心躺睡”,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部分学校教室面积标准低,受教室面积限制,无法实现教室内放平椅子躺睡。二是全市大部分学校课桌椅没有达到报废年限,无法进行采购更换。

对此,市政协委员、深圳技师学院党委书记罗德超认为,应分批对没有达到报废年限的课桌椅采用捐赠、调拨等方式进行处理,否则等待自然达到报废年限,时间过于漫长,大部分学生无法从“舒心躺睡”这项工程中受惠。


今年将新增各类基础教育学位17万个

基础教育学位供给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4月17日的监督性视察座谈会上,市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关苏表示,市教育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依托市教育领域项目指挥部统筹调度,实施大规模学校建设攻坚计划。2023年累计完成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182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7万个。

关苏表示,2024年,百万学位建设处于冲刺阶段,全年计划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130所以上,新增各类基础教育学位17万个,其中:公办义务教育14万个、公办普通高中1万个、幼儿园2万个。目前,市教育局已会同各区对新增学位任务进行分解,并形成项目清单,各项目正在进行基础及主体工程施工,按计划推进。预计秋季开学可新增学位约9万个。

但关苏也坦承,目前仍存在教育用地供应无法满足学校建设需求的问题。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强化建设实施进度,要求各建设主体单位按照既定时间表路线图,压实责任,挂图作战,全力推动完成学校建设。同时强化用地资源保障,对经核查无法实施规划项目重新选址,攻坚落实学校用地需求。


以智慧化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要从传统思维里跳出来,不仅仅要扩大优质学位供给,还要在现有基础上,用科技手段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市政协科教卫体委主任吴思康说。

吴思康认为,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在智慧教育上已经进行了很好的探索,深圳有大量高科技企业支撑,应在这一领域进行更多的探索。他建议,要以更大的力度引入人工智能、用好大数据大模型,为不同的学生配送不同的课程和教育资源,从而达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好的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市政协科教卫体委专职副主任孙湧表示,要充分发挥好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而作用的发挥必须先让学生愿意去咨询,“建议把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从人来人往的位置全部转移到僻静处,让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免除被人看到、他人会对自己戴上‘有色眼镜’的后顾之忧。”

采写:南都记者陈荣梅 通讯员何亚睿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陈荣梅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陈荣梅1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