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志愿服务可获相应积分丨文明实践观察采风⑩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中山
原创2024-04-25 18:35
图片

开栏语:2月23日,2024年“龙腾伶仃洋 文明新中山”——文明实践观察团采风活动正式启动。本次采风活动由中山市文明办主办,由媒体记者、专家、市民、青少年等代表共同组成观察团,深入中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开展采风活动,探寻中山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果与实践路径,感受群众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理念。

在中山市东凤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办公室,整齐摆放着纸巾、毛巾、水杯等各类生活用品,几位市民正在用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积攒的积分,挑选自己心仪的物品,拿着兑换好的物品,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图片

市民用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积攒的积分兑换物品。

如何提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中山市东凤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了志愿服务“积分制”,只要通过平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好人好事等,便可获得相应积分,志愿者根据积分可以兑换相应物品。据悉,东凤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参与志愿服务1.5万人次。2023年,“志愿中山”平台东凤镇累计注册志愿者4万余名。

志愿服务兑积分换好礼

走进东凤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积分规则表和物品兑换规则表,上面记录着积分获取方式以及兑换各类物品所需积分值。

东凤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王艳华介绍,为了提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东凤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了积分兑换物品的积分规则,只要通过平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好人好事等,便可获得相应积分,用以兑换相应物品。“我们可兑换的物品主要是纸巾、毛巾、水杯、洗衣液等各类生活用品,目前兑换最多、最受欢迎的是纸巾,已经有不少群众用积攒的志愿服务积分兑换了纸巾。”

图片

王艳华介绍志愿服务积分可兑换的物品。

在东凤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楼的舞蹈室,热爱跳舞的蓝飞燕是这里的常客,她也是文艺志愿者的一员,一有时间她便来做志愿者,教大家跳舞。蓝飞燕表示,“这里的生活对我们这样的老人来说非常好,像我们一天不怎么跳舞,就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给我们提供免费场地,让我们可以随时使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既能锻炼身体,还可以参与志愿服务,我们也经常参加镇组织的文艺活动,在活动中给大家展示我们的舞蹈,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开心。”

图片

市民在舞蹈室练舞。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活动形式,而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是主体力量。据悉,东凤镇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由镇党委书记邹小龙担任总队队长,强化对志愿服务队伍的科学指导,总队下设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文化文艺服务志愿服务队、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队、医疗健康志愿服务队、科学普及志愿服务队、法律宣传志愿服务队、卫生环保志愿服务队、扶贫帮困志愿服务队8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和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平安使者志愿服务队2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

近年来,东凤镇积极组织专业和特色领域的志愿者服务力量开展群众性志愿服务活动。“现在,我们常态化开展‘8+N’志愿服务,在组建了8支专业队伍的同时,发展N支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文化、卫生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东凤镇党委委员、三级主任科员刘佳向南都记者介绍道。

旧衣物和厨余垃圾也能兑换积分

在东凤镇穗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样有着与实践中心类似的积分兑换活动,在这里甚至还可以用旧衣物和厨余垃圾兑换积分。

穗成村垃圾分类宣传服务基地位于穗成村新时代文明服务站一楼,是东凤镇首个垃圾分类科普馆。这个基地面积130平方米,设有多媒体体验区、游戏互动体验区、积分兑换区等三大区域,在这里可体验VR投影、游戏互动、科普宣教等活动。参加站桶识物趣味等小游戏,还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垃圾的种类,丰富孩子们的垃圾分类知识,让孩子们明白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投入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去,共建绿色美丽家庭。

东凤镇人大代表、穗成村妇联执委林晓敏介绍,实践站的积分兑换便与垃圾分类有关。“在我们村的第一小区有一个垃圾分类的示范点,我们会到那边去收集村民的厨余垃圾,按收集的重量给他们的垃圾分类积分卡盖章。凭积分卡的盖章,村民可以来到垃圾分类宣传服务基地兑换各类生活用品。”林晓敏称,村民都会比较积极的过来兑换生活用品。

在穗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旁,有一个农业科普园,里面种植着各类蔬菜,一片绿意盎然,微风拂过,绿叶随风轻轻荡漾,就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原来是一片闲置地,2021年年初,村党委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导向,结合垃圾分类把这块地改造成了科普园。“我们辖区内的小学会到这里参观打卡并开展劳动实践课。每个星期学生都会过来开展劳动实践,并且每个班都会分发一块责任田,让学生们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等等。”林晓敏表示,这样的劳动实践,能让学生们明白种菜的不易,切实感悟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图片

农业科普园。

蔬菜的种植离不开肥料,农业科普园使用的肥料是实践站自己生产的。在农业科普园旁,整齐摆放着三台厨余处理机,可将厨余有机废弃物在短时间内发酵为有机肥,用于盆栽、蔬菜等植物施肥。“我们收集来的厨余垃圾在这里进行发酵处理,得到的有机肥用于农业科普园进行施肥,剩余的还会分发给村民使用。”林晓敏表示,这样的做法实现了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循环利用。

“双龙”文化节出圈

而在东凤镇西罟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则有“一身都是宝”的龙眼。

图片

东凤镇西罟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据了解,西罟步村素有龙眼种植的传统,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目前,全村共有3万多株龙眼树,其中多株是逾百年龙眼古树。西罟脆肉石硖龙眼果大、果肉多汁脆甜、口感好,1985年荣获广东省优质脆肉龙眼评比一等奖,1992年荣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质奖。2012年4月西罟步村向国家商标总局成功申报了“西罟石硖”和“罟步石硖”两个商标,擦亮了西罟农业品牌。

如何把本土龙眼特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结合?东凤镇西罟步村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郭桂南介绍,尝试把龙眼文化与文明活动相结合。比如,2023年,东凤镇西罟步村举办的“双龙”文化节成功出圈。以龙眼和小龙艇为文化品牌,以文化节为契机,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打造了一场集传统文化展示、农产品推广与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让群众获得大大的参与感。

郭桂南介绍,“双龙”文化节不仅有龙眼果王争霸赛和小龙艇邀请赛等赛事项目,还有农耕文化研学旅游、橡皮艇花式表演(水上飘色)、环游乡村接力跑等活动,让游客近距离感受西罟步村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龙眼叶经清洗、晒青、陈化后可以做茶,茶水因为甘甜消滞,深受村民欢迎。西罟脆肉石硖龙眼专业合作社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深入研究龙眼叶茶的功效和生产工艺,现已推出龙眼叶茶包,深受群众喜爱。

东凤镇实现文明实践中心(站)的覆盖率达到100%

东凤镇党委委员、三级主任科员刘佳介绍,自2019年开始,中山市东凤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成1个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文明实践中心(站)的覆盖率达到100%。依托东凤镇文体艺术中心,东凤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置有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文明实践活动室、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等室场,融合文体艺术中心的展厅功能室、培训室、室外广场舞台、运动场、图书馆等设施场所。

理论宣讲方面,东凤镇聚焦“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三方面重点发力,多渠道壮大宣讲力量、多维度开展宣讲活动、多场景搭建宣讲平台,让理论宣讲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据悉,2023年东凤镇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39场,服务群众超8000人次。一方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14个实践站搭建宣讲主阵地,并利用“榕树下”“祠堂里”“桥头议事厅”等群众聚集场所,结合西罟步村爱民塘这个市级党员教育基地雕琢精品课程,打造群众身边的“红色课堂”;另一方面依托“学习强国”、“今日东凤”公众号、“云党课”等平台,将课堂移动到指尖,构建“线下+线上”同频共振的宣讲格局。

专家建议

多元措施破解实践难题

中山市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讲师团团长、中山市社会建设研究院院长、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匡和平

匡教授建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可以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把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以目标为统领着力解决实践中心存在的问题;二是把规范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做到规范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展风采;三是把外来经验与本土做法相结合,积极学习全市、全省文明实践优秀案例,因地制宜地把外来经验融入到自身发展中;四是把上面要求与市民需要相结合,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切切实实地为民办事。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刘继贤 记者 侯玉晓 实习生 黄敬奎

摄影:南都记者 吴进

编辑:刘继贤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龙腾伶仃洋 文明新中山|文明实践观察团采风活动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