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国内外专家齐聚福田探索幸福教育密码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转载2024-04-26 11:01

4月25日,福田区“幸福教育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研讨活动在深圳市福田区深业上城云客厅召开。来自国内外的知名教育专家、福田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学校代表一百余人齐聚研讨。

研讨活动围绕“幸福教育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系列主旨报告、圆桌沙龙、现场交流等形式,共同探讨幸福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福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描绘出崭新蓝图,为幸福城区建设提供示范与有益借鉴。


科学监测

为福田打造幸福教育生态指明方向

2023年9月,福田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全区111所学校的五年级、九年级学生及家长、教师和校长进行了第一轮“福田教育幸福感指数”测评,并着手建立福田教育幸福感图谱。

测评指标包含总体生活质量、自身幸福感、学校幸福感、校外幸福感4个一级指标,下设生活评价、情感幸福、健康、教育与技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学业任务等9个维度的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又衍生出24个观测指标,构成了以三级指标作为评价基准的教育评价体系。

后期经过数据质量评估、测评指数研制、影响因素挖掘、报告撰写与定稿等四个阶段,通过纵向上跨年度对比和横向上国际评估项目对比,确保项目各项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801x534_662b05579eec6.jpg


本次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刘坚全面解读了福田学生幸福感测评结果,标志着福田应用科学监测数据,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刘坚指出,监测结果显示,福田区学生生活总体满意度、学校幸福感、自身幸福感均高于全国准常模的平均水平,和世界上教育发达地区水平相当。校园氛围和同伴关系两项指标的良好率较高。

该图谱不仅精准地描绘了学生的幸福感画像,还深入剖析了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从学生自身、校内、校外三个维度深入挖掘关键要素,从而揭示了“幸福教育”创新的密码,为福田区教育生态的优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同时该图谱对如何培养幸福学生、营造幸福校园以及建设幸福家庭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为福田区打造幸福教育生态指明了方向,也将为福田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身心健康、充满幸福感的学生提供有力的证据和支撑。


智库云集

提供“幸福教育”发展思路

本次研讨活动邀请了国内外知名测评领域的专家建言献策,对福田进行专业指导和高端引领。

800x481_662b0557c2ac7.jpg


深圳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姚一勤首先致辞。他强调福田教育推进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实施大先生培养计划,开展教育幸福感测评,让福娃吃好、睡好、运动好、身体好,正是幸福教育在深圳的生动实践。他希望以此研讨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丰富幸福教育内涵,着力构建教育命运共同体。

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陈光巨在致辞中指出,福田区创新工作方式,率先建立“幸福教育指数”,客观反映了福田区义务教育的优势及要应对的挑战,引导区域教育工作者科学、规范地诊断和改进教学,为我国幸福城区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和新样板。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PISA项目数据分析总监Miyako Ikeda从全球视野介绍了学生幸福感的国际测评情况,并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22年测评数据,分析了81个国家(经济体)的教育成果,同时介绍了各国借助测评数据提升教育公平和幸福感知的有效途径,并就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系统表达了前瞻性的观点。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芬兰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主席、约翰内斯堡大学客座教授Jari Lavonen揭示了芬兰教育的“幸福密码”:芬兰能够在联合国《世界幸福报告》中7次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其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被认为是促进国民幸福感的“隐性变量”。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美国教育研究协会院士、国际应用心理学会院士侯杰泰通过分析PISA 2022等大型教育调查结果,探讨不同经济体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学生的自我概念、生活意义和焦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为学校和教育者提供实用的洞察视角。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创造力教育资深学者戴耘围绕幸福感和创造活动的关系,指出创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时就会产生内生动力。因此,一座持久的幸福城市,一个幸福社区,离不开一群勇于创新、永远能给社会带来活力、给他人带来福祉的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崔吉芳分享了教育强国指数构建的背景、方法与结果发现,并就地方实践探索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对提升学生幸福感的具体的作为与价值进行了探讨。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Tristan Johnson围绕人工智能与学习的关系,探讨了人工智能对学生认知、情感价值、幸福感的影响,同时也对未来教育与人工智能如何整合、如何应对学习方式变革带来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罗星凯带来主题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需先做减法》的演讲,他以“科技运动会”为范例,提出科技教育对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社交能力、抗挫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此号召全社会增强科技教育意识。

深圳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蔡茂洲作总结性发言,他首先肯定了福田在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不断突破与创新,并感谢世界各地专家对福田探索学生教育生活质量民生问题的支持与助力。他表示人类文明进入新时代,教育将何去何从,需要有一批人勇敢创新、先行先试,这是福田的责任,是深圳的使命,他期待在探索学生幸福成长道路上有更多人一起携手同行。


数据支撑

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抓手

800x534_662b055783577.jpg


2023年,福田区委区政府将“生命价值观教育”纳入“一榜三令”任务攻坚,率先探索构建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福田教育幸福感指数”作为福田“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抓手,为福田区贯彻学生为本、健康第一、五育并举,引领科学的教育观念提供“幸福”支撑。

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巍表示,未来福田教育将持续探索“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将“福田教育幸福感指数”作为福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用好幸福指数,以测评数据作为重要参考,贯彻落实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每个家庭,从高质量的教育中感受幸福、收获幸福。


专家共识

发布幸福教育发展倡议

在圆桌沙龙环节中,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陈光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教授王闯,深圳湾实验室党委书记胡晓军,CGL集团副董事长、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陈玮,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教育发展与评价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一虹,福田区教育局副局长赵盟,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张健等,就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

与会专家认为,深圳市福田区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开展学生幸福感指数测评,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为学校教育及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量化、可监测、可改进的指引,这是教育质量监测领域的一个积极探索。

结合本次研讨,专家们提出以下倡议:

一是教育应拥抱时代主题,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撑。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影响未来的教育,也影响教育的未来,我们必须积极拥抱科技与产业的变革,主动拥抱智能时代,把科技成果融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以更好应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二是教育应成为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坚持公益性原则。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事业,为人们构建了共同的目标,促使个人和社会共同繁荣。我们要补齐短板,着眼于优质均衡发展,深化改革,加强教育内涵式发展,提质扩容,实现更优质更广泛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三是教育应注重幸福教育顶层设计,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系统构建多部门协同、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幸福教育政策保障研究框架与工作体系,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负担,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向课堂要质量,向服务要特色,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让学生有教育的幸福感,让家长有教育的认同感,让群众有教育的获得感。

四是教育应回归本源,以学生为本,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拔尖创新人才。

五是教育应更关注学生内在成长和全面发展。通过创造幸福的教育,提升学生幸福感。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让每一位学生在关爱和陪伴中成长;要培养学生的品德、社交能力和兴趣爱好,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以课程改革为统领、学科融合为切口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六是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同样重要。教师在塑造教育的未来中发挥关键主体作用,教师的健康与幸福对学生健康成长、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通过提升教师认知能力及自我效能,让教师收获认知幸福感;通过优化教师工作、生活、教学专业、工作环境满意度,让教师收获主观幸福感;通过保障教师身心健康,让教师收获健康幸福感;通过引领教师追求社会自我实现的积极体验,让教师收获社会幸福感。

七是更加重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是培养幸福人才的重要基石。要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正确家庭教育方法,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为学生塑造幸福和谐的生活与成长环境。

八是在全社会营造全面育人氛围。全社会应当作为一个集体通力合作,积极开展对话与实践,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面向中小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各界要增强协同育人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期待更多的区域和学校携手共进,努力让每位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都能终身接受优质教育,提升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把教育当作我们通往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路径。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刘霞辉 朱晓芳

编辑:周正阳